.:.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黑噪音|大明官员怎样贪污救灾款?饥荒,是天灾;贪污,是人祸。
--> 本頁主題: 黑噪音|大明官员怎样贪污救灾款?饥荒,是天灾;贪污,是人祸。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丁胖子金讲师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742
威望:754 點
金錢:131 USD
貢獻:30015 點
註冊:2024-04-27


黑噪音|大明官员怎样贪污救灾款?饥荒,是天灾;贪污,是人祸。



黑噪音|大明官员怎样贪污救灾款?



饥荒,是天灾;贪污,是人祸。

但在古代却有一种特别的人才,他们能把这两者合而为一,演化出一种名为“借赈发财”的独门手艺。

每当某地有了天灾,当地官员心里就乐开了花,他们奏本上写着“天灾求救”,心里想着却是“难遇良机”。

“大灾大贪、小灾小贪”,成了明清时期的官场潜规则。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河南、陕西连年灾荒,蝗虫飞起,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水灾也多。比如万历二十一年(1593),河南省遭遇了世所罕见的特大洪水,下辖的八府十二州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

开封、南阳、鹿邑、汝州等地皆成泽国,汝州“滂沱淋漓,万顷清波,鱼鳖其民”,上蔡“春夏淫雨,入秋……田陇庐舍崩坏殆尽,溺死者无算”。

朝廷一看,这不行,不能让百姓饿死得太多,不然来年就没人交税了——由一件事情可见,即朝廷当时仍以“每石五钱”的价格,对河南灾区的受灾水田进行折征。

某次灾后,朝廷很快下诏赈济:拨款百万,粮十万石,官员限期赈灾。

京城百官纷纷感动,抹泪发誓:“一定不负皇恩浩荡,做好赈灾之事。”

然而接下来,就是他们发财的开始。

贪污的第一步是:路远水长,耗在运费里。

一位姓李的知府,接到赈粮命令后,立刻上奏:“道路崎岖,河道干涸,运输困难,需雇人夫三千,驴马五百,运粮费需追加两千两。”

朝廷批准,李知府长舒一口气。

然而,人夫只招了一百,驴马凑了五十,其余皆虚报。至于粮食嘛,运到一半,什么“路上遗失”、“河里沉船”、“仓鼠偷吃”、“村民哄抢”,编出一点理由来还不简单?

总之最后到灾民手里的,只剩一半。

当然,这一半中还有部分是霉粮、虫粮、陈粮。

他会非常“体恤百姓”地宣布:“虽粮有虫,然煮熟仍可食之,节俭为德也。”

百姓感激涕零,李知府数银子数到手软。

大清还有过这样的“赈灾银私分”潜规则:总督得三成,布政使两成,州县官分余下五成。

分赈之前,还要先摆龙门阵。

到了发放阶段,理论上应该是“登记灾民——依户分粮——按月续发”。

可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另一套:比如会搞“乡绅优先”,理由是他们“能安抚百姓情绪”。

于是百姓发现,赈灾第一波领到粮的,往往是本地地主、富户、族长、保甲长、文书、差役,他们一家能领几石、几十、上百石粮,还能转手高价售卖给真正的灾民。

尽管明清都有“粥厂”制度,给灾民施粥,但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赈灾作用。

百姓很多时候得靠买回来的赈粮活命,但听说粮原本是要直接发给他们的。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得谢恩。

还有一种创新叫“赈而不发”。

有些官员聪明,他们将救灾粮直接“封仓”,理由是“怕哄抢、怕火患、怕霉坏”,总之“为粮负责”。

然后,他们就开始大做文章。

比如,在账面上,这些粮食已经“发放完毕”,每一石都有“领粮人签字画押”。

但这些人,有的在外逃荒,有的已经饿死,有的根本不是灾民,只是衙门里某位差役的亲戚。

有人质疑他们造假,他们便说:“我们是照章办事的,签字白纸黑字,你怀疑,难道是怀疑朝廷赈灾的善意?”

从此,人们不再多问。

可能有人会说,朝廷难道不知道也不管?

其实朝廷不是不知道,只是不便知道。

明清时期,地方官面对灾荒都有一种常见的“潜规则”,即“欺上瞒下”。

地方官每遇到灾荒,先是瞒报,瞒报不住则开始虚报,有百姓求赈灾则放任不管,任其流散——待饥民逃散后地方官反而很高兴,因为这样就可以把拨下来的赈灾银子直接归入“地方小库”了。

地方官最终给朝廷汇报的往往就几个字:“圣主早已明鉴”、“小民感戴祝颂”,等等。

每逢灾年,地方会呈报“饿死人数”,但报得太少显得造假太明显,报得太多又显政绩不佳,于是常常“一半真实,一半艺术加工”。

某年河南旱灾,一位官员上奏:“饿殍六万,尚余存口十万,请加赈粮三万石。”

后来百姓口口相传:“其实饿死十万,只说六万。”

监察御史到了之后,写道:“贪官借赈敛财,百姓无粮可食。”

于是那位赈灾官员上奏辩解:“御史无知,毁臣清白,臣实捧心办事,冤哉枉也。”

皇帝一看,两边都有理,便下旨:“皆当谨慎,再议再议。”

然后……再也没有然后了。为何?如果这次赈灾款项严查,那是不是意味着每次都得严查?

查了一个官,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官都得查?

你查得过来吗?或者:你查了州官,难道还要查遍所有的县吏?

说到当时的“智慧”,其实还有一招:以赈之名,圈地为私。

其中最妙的操作,要数“赈灾圈地”。

官员上书说:“灾后百姓无田可耕,宜开垦荒地,以工代赈。”

朝廷最喜欢如此——帮助国家开荒拓土,还不用开仓救灾,于是这下可高兴坏了,立刻拨款拨人拨粮支持。

地方官也喜欢——借着搞代赈工程,克扣粮钱、虚报预算,都乃发财良机。

以工代赈新开的那些地,悄悄成了本地豪强和官员亲族的“新田”,所谓“以工代赈”,其实是“百姓免费种地,粮归我卖钱”。

百姓种完一季,得一碗粥,官员得十石粮,还可转售给国库,骗取回购银两。

这些事情,百姓可有怨言?看见每次大灾后地方官家中都添了新房,出门排场又更浩大了些,百姓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史书写道:明万历二十二年,河南大饥,人相食。

但有个老者在村口烤着野草根说:“我们不是饿死的,是被救灾救死的。”

史官对此沉默,反而只提笔写下殚精竭虑、任劳任怨的“循吏良臣”的救荒官员形象。

后来有人考中进士,亦写文章歌颂大明官员“仁政爱民、赈济有方”。

更有士子称:“大明盛世,民不聊生乃天命,非官吏之过。”

我们今人读到这里,也只能沉默。

·END·




赞(5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17 14:11 樓主 引用 | 發表評論
真正的马甲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955
威望:198 點
金錢:10919 USD
貢獻:406 點
註冊:2021-10-15


跟中国国民党联署似的
TOP Posted: 05-17 14:50 #1樓 引用 | 點評
光明


級別:天使 ( 14 )
發帖:31
威望:4 點
金錢:69 USD
貢獻:2500000 點
註冊:2012-09-12

带我一起贪
TOP Posted: 05-17 14:52 #2樓 引用 | 點評
世态无良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458
威望:314 點
金錢:1225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10-24

历史没有新鲜事
TOP Posted: 05-17 15:12 #3樓 引用 | 點評
练练手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085
威望:249 點
金錢:3029 USD
貢獻:1000 點
註冊:2020-11-2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15:18 #4樓 引用 | 點評
秋日正浓


級別:俠客 ( 9 )
發帖:816
威望:102 點
金錢:674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4-01-15

说得好像现在不是一样。
TOP Posted: 05-17 15:18 #5樓 引用 | 點評
店街嫖客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488
威望:149 點
金錢:701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8-11-03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15:19 #6樓 引用 | 點評
wething007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243
威望:1123 點
金錢:113299 USD
貢獻:75 點
註冊:2007-10-07

你最好说的是明朝。
TOP Posted: 05-17 16:00 #7樓 引用 | 點評
海马不喝水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39
威望:14 點
金錢:21580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4-11-22

当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TOP Posted: 05-17 16:06 #8樓 引用 | 點評
fm1062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9840
威望:1017 點
金錢:15323 USD
貢獻:4329 點
註冊:2020-02-20

看史书,真的很怕看到“人相食”这三个字。
TOP Posted: 05-17 16:58 #9樓 引用 | 點評
laobo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24292
威望:2637 點
金錢:2064519757 USD
貢獻:180002 點
註冊:2014-02-24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17:22 #10樓 引用 | 點評
胜利大逃亡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0497
威望:1050 點
金錢:14245 USD
貢獻:2210 點
註冊:2022-03-22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17:50 #11樓 引用 | 點評
闲者闲着


級別:天使 ( 14 )
發帖:4606
威望:330 點
金錢:168083744 USD
貢獻:2963666 點
註冊:2013-11-27

士族就是人类最大的顽疾,从三皇五帝都是裙带关系,到人民的名义,莫不如是,老百姓除了盼青天,盼明君,还能干啥?毕竟,都只是npc


點評

    TOP Posted: 05-17 19:07 #12樓 引用 | 點評
    沉睡的木玛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52494
    威望:5305 點
    金錢:219 USD
    貢獻:73859 點
    註冊:2018-11-16

    谢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20:16 #13樓 引用 | 點評
    这是个问题啊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52494
    威望:5305 點
    金錢:217 USD
    貢獻:73859 點
    註冊:2021-01-01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20:16 #14樓 引用 | 點評
    鸭打鹅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43414
    威望:4315 點
    金錢:42 USD
    貢獻:21186 點
    註冊:2022-02-02

    发帖辛苦
    TOP Posted: 05-17 20:16 #15樓 引用 | 點評
    QinBeast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022
    威望:303 點
    金錢:30 USD
    貢獻:1100 點
    註冊:2018-06-18

    历史没有新鲜事
    TOP Posted: 05-17 20:31 #16樓 引用 | 點評
    我来呢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312
    威望:144 點
    金錢:714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11-1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20:55 #17樓 引用 | 點評
    京观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366
    威望:290 點
    金錢:1227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3-08-08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22:23 #18樓 引用 | 點評
    谁可改变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3409
    威望:701 點
    金錢:3824 USD
    貢獻:520 點
    註冊:2023-09-18

    含沙射影
    TOP Posted: 05-17 22:37 #19樓 引用 | 點評
    三界唯心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48317
    威望:4827 點
    金錢:182237 USD
    貢獻:900 點
    註冊:2019-11-29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7 23:21 #20樓 引用 | 點評
    Peterorn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1493
    威望:350 點
    金錢:2130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4-03

    历史是面镜子
    TOP Posted: 05-18 00:20 #21樓 引用 | 點評
    然然奶盖饭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3778
    威望:479 點
    金錢:51 USD
    貢獻:105746 點
    註冊:2021-10-08

    谢谢分享
    TOP Posted: 05-18 13:50 #22樓 引用 | 點評
    老A8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406
    威望:286 點
    金錢:478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4-10-18


    这种事情什么时候都很多
    TOP Posted: 05-18 14:03 #23樓 引用 | 點評
    zhang礼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5984
    威望:649 點
    金錢:1475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3-10-18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18 20:49 #24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快速回帖 頂端
    內容
    HTML 代碼不可用

    使用簽名
    Wind Code自動轉換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