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连工业大学在上周二(7月8日)发布通告指名称一位在校女生因“与外国人有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拟开除其学籍。此公告迅速引起民众震怒,专家指出此处分决定有“名誉谋杀”之嫌。
这则通告追溯至去年末,游戏完美世界CS2在上海举办锦标赛,乌克兰选手Zeus(宙斯,原名Daniil Teslenko,丹尼尔·特斯连科)赛后在粉丝群内发出与一名中国籍女粉丝的合影,引起争议。
大连工业大学如何验证一个在被中国防火墙屏蔽的通讯软件上的影像是其在校生?为何2024年12月的事情到7月才公开发出告示?大连工业大学没有给出相关解释。
通告发布之后,中国媒体在没有联络到学生本人、也没有通过大连工业大学得到回应的情况下开始聚焦报导电竞选手Zeus本人的私生活,报道指其“已婚已育”、事发期间在校女学生亦有交往男友,这些和私生活相关的八卦报道被多家中国官方媒体接力转发,涉事女生的全名亦被挂上多个社交平台热搜,引起民众热议。
这则公告还显示,学校已经在4月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送达《学生违纪拟处分告知书》,并表示“为充分保障各方权利,现改为以公告方式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满60日即视为送达”,表示学生如果持有异议,可以在9月7日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陈述、申辩。
本周日,Zeus本人在X上发布回应,表示在粉丝群聊里,他所发布的合影没有任何亲密暴露行为。
“当时,我认为这只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会给一个人的个人处境带来如此影响。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女生当时处在亲密关系里,并因此遭受嫉恨,我很难过这件事发展到此地步,”Zeus在X上这样说,并表示自己没有“结婚”,也没有“成立家庭”。
此外,Zeus在次日追评表示,他从未表达过“中国女生很廉价(easy)”。
但网民对此含混回应并不满意。
“你是否经过他人允许录制所有的视频内容(并非某一段而是所有视频);你是否承认曾在社交媒体对东亚女性做出极度负面评价;如果因为你偷拍的视频对某个人的生活学业人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你是否应该真诚的想办法与当事人沟通协商处理;你明知无良媒体所披露的大量信息为不实内容,作为当事人是否应该积极辟谣为本事件另一位当事人澄清并争取合法权益?”有网民在X上如此质问Zeus。
此前,网路流传Zeus将二人亲密影像资料上传至Telegram频道粉丝群聊,BBC中文无法独立核实其真实性。
Zeus现年37岁,从职业选手转型成为教练复出,在长达17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赢下逾60项锦标赛冠军,是CS电竞比赛中的传奇人物。
Zeus是乌克兰人,该国对于制作、传播、持有色情内容(包括视频和照片)并且属于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都有明确规定,且写入刑法。
对于愤怒的中国民众来说,事件关注更中心议题亦在与学校的处理方法:一指中国媒体未加核实讨论私生活有“荡妇羞辱”之嫌;二指“有损国格”一词用得荒谬;三指开除学籍处分过重。多名律师接连发文斥责学校“处理不当”。
“你可以说这两个人道德有瑕,道德有瑕为何会导致两人姓名全网游街?南京网红老头涉嫌性犯罪,他的名字没有公示,甘肃水域铅污染,涉事人姓名没有公示,一个女生发生双方知情同意的交往,她名字就被官方媒体公示了?”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如此留言。
“这是一种荣誉谋杀,”在中国从事性别平等教育多年、且参与编纂媒体应该报导性别议题手册的性别公益媒体创办人陈女士对BBC中文讲述了自己的看法。由于中国近年来对性别平等活动持续打压,出于安全考虑,她要求匿名接受访问。
“这件事背后还有中国对于‘浸猪笼’行为的热捧,也就是西方的猎巫,对女性的道德贞操审判热情促成了这件事走上热搜,”她说。
开除学籍引发的争议事件发生后,多位律师公开发文谴责大连工业大学。
这则通告发布在大连工业大学网站上,指出这名学生在12月16日的不当行为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作出开除学籍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通告列明的由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第六款仅说明学生“退学”所适用的范围,和“开除学籍”有本质区别。退学强调学生学业未完成,但开除学籍是带有惩罚性质的举措,将进入学生档案,作为污点长期存在。
回到大连工业大学所指出的条例,中国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指出的是包括伤残、长期旷课、未能完成学业等,并非违纪行为,第六款为补充款项,即“学校规定的不能完成学业、应予以退学的其他情形”。是《规定》的第五十二条才列明“开除学籍”适用范围,包括刑事犯罪、学术不端、侵害他人或阻止合法权益且造成严重后果等。
但在该校自己制作的校规手册上,通告指出的第十九条则把包括“学习期间发生未婚性行为者”、“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的”这些行为都列为或需记过及以上处分行为。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赵宏撰文表示大连工业大学校规“超越法定职权”,“违法减损权利和课予义务”,背离了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上位法的规定和精神,“根本无法为其开除决定提供正当性依据”。
她指出,这则通告既没有维护和尊重学生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涉嫌侵犯隐私权,是“对个人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粗暴干预”。“为维护各方权利”一句毫无根据,再次公告送达只是再度构成对这名女生的“极大精神羞辱”。
“真正有损国格的,是用陈腐道德诫命、无端剥夺学生权利的教育机构,”赵宏这样写。
“荣誉谋杀”?值得注意的是,大连工业大学事件发展至今,大连工业大学和学生并未公开回应民众疑虑,何种行为被称为“不正当关系”,为何延迟至今才发出此告示,BBC中文不能独立验证其原因,学校和学生都没有公开回应这些问题,只留下女学生的个人感情生活被网友贴出议论。
此外,陈女士指出大连工业大学事件过程颇有“荣誉谋杀”的影子。
陈女士认为,大连工业大学事件的舆论发酵背后与男性将女性作为所有物的固有概念大有关联,女性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存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并不会因为一个国家、社会集体的生产力的进步而进步、或者代谢掉。
大连工业大学的校规将“女性作为附属产品”的思想、以及衍生出的恐惧制度化、合理化,中国女性和外国男性交往使得男性群体产生“被侵虐”的恐惧,“因为所有物被侵占了”,由是要做出反击和惩罚。
“在此基础上生出的孝道、性权等,都是具有高度功能性的行为,女性是作为资源的一部分参与了这个叙事讨论,”陈女士这样讲述。“那么在这个背景下,这个女生做出了背离种族的行为,就被看作不可饶恕,首先要对她进行道德谴责,然后惩罚、抹杀。在这个叙事里,责任义务是先于一切的。”
陈女士告诉BBC中文,在一些国家,这样的心态所表现出来的是直接的人命事故,但在中国,“荣誉谋杀”往往以致使当事人“社会性死亡”的形式展开。
此前在2019年,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在中国引起热议。当时,该校尝试为初来乍到的外籍人士安排本校生作为“学伴”互帮互助、融入生活,这个制度被民众曲解为“给外籍学生发女伴”并招致抵制、嘲讽、谩骂。
短视频平台上,“中国女人只嫁中国人”、“着汉服、坠高楼”等话题热度不减,此事件以山东大学取消“学伴”计划告终。
时至今日,在中国社交软体上,中外夫妻组合里,妻子为中国人的组合也往往更不受祝福。
此外,她认为最早接力开始报道此次案件的中国媒体都“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亦有错处。
陈女士指出,在整个事件发酵初期,中国媒体抓住私德研究、在没有访问到直接当事人的情况下“给双方都安排了一个既有伴侣,利用民众的窥私欲、以及男性的恐惧去达成更好的流量”。
“一个去年的事情被翻出来报道,事实核心是一个中国女性和外国男人发生性关系,这是什么很有新闻价值性的东西吗?如果没有后续民众自发跟进去探索其中法律缘由和叙事框架上的问题,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另一场社会意义的‘荣誉谋杀’,只是社会进步了,民众知道这件事不该是这样的,”陈女士这样说。
随手一赞,手留余香
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