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上诉法院裁定川普关税违法 白宫强力回应
8月29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裁定,川普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内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的“贩运关税”和“对等关税”超越了总统职权,违反联邦法律。法院指出,宪法赋予国会专属的征税权,IEEPA原意是处理国家紧急威胁,如对敌国实施制裁或冻结资产,而非授权总统广泛加征关税。裁决允许相关关税暂时维持至10月14日,以便川普政府上诉至最高法院。
争议关税几乎涵盖所有进口商品,税率高且不断变动,被批评超越法律授权。原告包括12个民z党执政州和5家中小企业,他们主张这些措施扰乱贸易秩序并增加企业负担。
川普在社交媒体上抨击裁决“高度党派化”,强调关税对维持美国国力与经济安全至关重要,若被取消将对国家造成灾难。他誓言最高法院将推翻判决。白宫声明则称川普合法行使职权保护国家安全。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警告,若裁决生效,将损害美国外交与战略利益,引发贸易伙伴报复。
尽管如此,金融市场反应平淡,但分析人士警告不确定性将加剧。关税已为美国带来可观财政收入,截至7月累计142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川普则是首位大规模援引IEEPA加征关税的总统,他辩称此举类似尼克松时期的紧急措施,但法院并未采纳。案件已被视为关税合法性的“关键之战”,最终裁决可能由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决定。
美国
川普取消49亿援外资金 引发两党议员强烈反弹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透过罕见的“口袋撤销”(pocket rescission)手段,冻结国会已批准的49亿美元对外援助预算,此举引发两党议员强烈反弹,并质疑此项行政动作的合法性。 这是近50年来首次有美国总统动用此项权力。
据《美联社》报道,川普已于当地时间29日致函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强生(Mike Johnson),表明将不会执行这笔国会已批准的对外援助支出。 根据白宫送交国会的文件,这笔遭冻结的预算包含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发展援助计划32亿美元、国务院维和行动3.93亿美元、民z基金3.22亿美元,以及其他维和援助超过4.44亿美元。
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发表声明指出,总统此次运用《拨款控制法》赋予的权力取消这些对外援助资金,是为了贯彻“美国优先”政策。
然而,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共和党主x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严厉批评此举,她表示:“任何绕过国会批准就撤销已拨款项的做法,明显违反法律。”柯林斯特别指出,政府问责局(GAO)曾做出口袋撤销违法的裁定。
《CNN》报道,众议院拨款委员会民z党领x罗莎·德劳罗(Rosa DeLauro)也强调:“这完全是非法的,他持续试图窃取已经被挪用的资金。”她进一步表示,民z党将在即将到来的预算谈判中,寻求对川普的权力进行更多限制。
白宫管理和预算局(OMB)局长罗素·沃特(Russell Vought)则为此决定辩护,他在与记者通话时表示,根据该局对《拨款控制法》的解读,此举具有“稳固的法律基础”,能够经得起法律挑战。
此项预算冻结可能使两党避免政府关门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国会需要在9月30日前通过新的拨款法案,否则联邦政府将面临部分关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美国总统使用口袋撤销权力是在1977年的卡特政府时期。
美国
联合国大会将登场 美国拒绝向巴勒斯坦官员核发签证 美国今天表示,将拒绝向出席9月联合国大会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员核发签证。法国正在带头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个不寻常的举措让川普政府更进一步与以色列政府站在同一阵线。以色列政府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并试图将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与加萨的敌对组织哈玛斯(Hamas)混为一谈。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表示:「在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夕,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拒绝核发并撤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员的签证。」
国务院表示:「川普政府已表明,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对未履行承诺和破坏和平前景的行为负责,这符合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
川普在卸任后遭遇法律麻烦时,常用「法律战」(lawfare)一词嘲讽自己的处境,国务院现在套用这个说法,指责巴勒斯坦透过向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与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对以色列提出申诉,就是在打法律战。
国务院呼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放弃「让臆想中的巴勒斯坦国获得单方面承认的做法」。
乌克兰
泽连斯基拒绝缓冲区提议 欧洲领导人施压普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五(8月29日)否决欧洲提出的“缓冲区”构想,强调这不符合现代战争实况,若俄方要保持距离,“可以退回到临时占领区更后方”。
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无人机广泛运用已使前线自然形成“死亡地带”,重炮难以部署,“只有不了解今日战争现状的人才会提出缓冲区”。据Politico报导,欧洲部分官员讨论设立长达40公里的非军事带,作为停火或长期协议的一部分。
但泽连斯基表示,若俄方要保持距离,“他们可以退回到临时占领区更后方”。他指责俄方“并非准备谈判,而是在寻找拖延战争的方法”。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本月中旬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会晤后,推动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对话,并计划随后举行三方会谈。不过,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称目前“没有会晤计划”,议程“根本尚未准备好”,并再度质疑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指乌方在北约、领土及语言政策上毫无让步。
泽连斯基则回应,克里姆林宫正“竭尽所能阻挠”会谈,并呼吁西方若俄方无意止战,应加大制裁。他的幕僚长叶尔马克(Andriy Yermak)在纽约与美国官员会晤后亦强调,美方提出的和平倡议“都被俄方拖延”。
战场上,俄罗斯周四对基辅发动大规模无人机与导弹攻击,造成至少23人死亡,其中包括四名儿童。欧盟驻乌代表处与英国文化协会办公室受损。基辅市长克里琴科(Vitali Klitschko)形容这是近月来最大规模袭击,全市多区建筑受创。
乌克兰军方同日宣布,使用“海马斯”(HIMARS)火箭系统和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布良斯克(Bryansk)地区“友谊”(Druzhba)输油管道设施。匈牙利外长西雅尔托(Péter Szijjártó)谴责这已是同一管道第三次受袭,对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德国总理默茨(Friedrich Merz)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土伦会晤后表示,将加大对普京施压。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批评俄方“持续攻击平民与基础设施,破坏和平努力”,并称欧盟成员已同意为乌克兰设计“有力且可信”的安全承诺。俄国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则回应,任何不顾及俄方利益的方案都是“片面”安排。
乌克兰
乌克兰用廉价无人机 成功炸毁俄2座重要桥梁 乌克兰武装部队第58独立机械化步兵旅说,基辅利用几架廉价无人机,攻击俄军藏在两座桥下的地雷和弹药储存处,成功炸毁位于俄境的两座重要桥梁。
CNN新闻网29日报道,乌克兰军方说,俄军用这两座位于与哈尔科夫(Kharkiv)区边境附近的桥梁来补给部队。 由于它们具有战略重要性,俄军在桥下埋了地雷,以防万一乌军突然进攻时,能选择炸桥以阻止敌方推进。
然而,乌军在这次行动中,发现了俄军藏在桥下的地雷,干脆加以利用。 第58独立机械化步兵旅说,他们在察觉桥梁周围有不寻常活动后,决定更仔细地调查:“我们发现那里似乎有什么动静。 由于普通侦察无人机在桥下会失去信号,于是我们改用配备光纤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侦察。”
而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显示,桥后有一大堆反坦克地雷和其他弹药,旁边还有一块似乎用来遮盖储存处的布料,于是立即发动攻击。 影片在无人机撞击储存处时突然中断,而另一台从远处拍摄的摄影机则记录下剧烈爆炸的场景。 而CNN已证实,影片中的桥梁位于俄罗斯南部与乌克兰接壤的贝尔哥罗德(Belgorod)区。
第58独立机械化步兵旅代表说:“接着我们决定检查另一座桥梁,发现它同样埋设了地雷,于是我们再次发动攻击。 我们看到了机会,就加以把握。”而这两座桥梁的摧毁,以及乌克兰采用的大胆方式,为基辅带来了难得的好消息。 目前乌克兰在战线上处境艰难,俄军持续缓慢推进,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则继续拖延任何停火谈判。 另一方面,莫斯科几乎天天对乌克兰各地城市发动致命空袭,持续恐吓平民。 不过,俄方并未对这次桥梁攻击事件发表评论。
俄乌
俄军在乌克兰加速推进 加强提升无人机能力综合外电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表示,俄军已加快在乌克兰的推进速度,目前每月能斩获600到700平方公里土地,明显优于俄乌战争爆发第一年每月占领300到400平方公里的速度。
路t社报道,别洛乌索夫(Andrei Belousov)还宣称,俄国对乌克兰的军事与工业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害,今年已对他所称的146个极重要目标实施35次大规模攻击。
别洛乌索夫说:“结果是乌克兰军工业之中,62%重要企业的基础设施已经受损。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削弱对方生产能力的攻击,以及针对后勤中心和远程攻击无人机起飞基地的打击。”
别洛乌索夫说,俄国在加强提升无人机的能力,包含加快培训无人机飞手等工作还有进步空间。
他指出,提高俄军战术部队移动的速度是另一优先要务,并说今年已交付2万2725辆摩托车、四轮车和越野车,预计到年底前,还能向俄军一线部队拨交1万2186辆这类装备。
以色列
以色列空袭 击毙也门胡塞武装政府总理 周六(8月30日),也门胡塞武装通讯社称,以色列28日对首都萨那发动的空袭导致胡塞政府总理穆贾希德·艾哈迈德·加利卜·拉赫维及多名部长身亡。声明称,袭击发生在胡塞政府高层举行例行研讨会期间,造成多人死伤,但未明确国防部长是否在其中。拉赫维自2024年8月起担任总理,被认为是象征性人物,实际权力掌握在副手穆罕默德·穆法塔手中。穆法塔已于周六被任命为代理总理。
以色列方面尚未正式确认,但以色列媒体Channel 12引述评估称,总理及12名部长可能在空袭中丧生,以军仍在核实结果。以色列军方表示,此次袭击目标是胡塞武装与伊朗关系密切的高层领导人,空袭属于“复杂行动”,基于情报收集与空中优势实施。以军消息人士称,袭击时胡塞官员正聚集观看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的讲话录像。
这次打击发生在胡塞武装数日内向以色列发射新型集束炸弹导弹之后。自加沙战争爆发以来,胡塞武装作为哈马斯的盟友,多次袭击红海商船并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大部分遭拦截。以色列则对胡塞控制区持续发动报复性空袭。
路t社报道指出,虽然拉赫维名义上是总理,但更多被视为傀儡,胡塞权力核心未受实质性动摇。然而,拉赫维及其内阁成员的遇袭,凸显以色列在也门战场的行动力度升级。胡塞方面称,这次袭击是对其与伊朗结盟行动的直接打击,也标志着以色列对红海安全威胁的报复性行动。
德国、法国
马克龙、默茨推动对俄罗斯支持者实施二级制裁 加大普丁压力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茨8月30日表示,将推动针对支持俄罗斯战争机器的第三国实施二级制裁,以加大对莫斯科的压力。两人在法国土伦附近的联合记者会上强调,必须通过额外手段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并呼吁美国同步施压。
根据彭b社援引的法德联合声明,措施将针对那些协助俄罗斯通过石油和天然气销售筹集资金的第三国企业。默茨直言,如果美国能对这些“规避者”征收关税,将“非常欢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负责人卡拉斯同日也确认,欧盟新一轮制裁方案正在讨论,选项包括直接针对俄罗斯能源部门以及实施二级制裁。
法德此举的背景,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俄乌和平进程进展缓慢感到失望。特朗普此前为普京和泽连斯基设定了“两周见效”的时限,但迄今无明显突破,反而俄罗斯发动了今年最猛烈的空袭之一,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死亡。马克龙在会上表示:“我们已准备继续加大制裁,但需要美国加入。”
欧洲官员透露,虽然欧盟希望借此向俄罗斯施压,但美国立场仍存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官员称,特朗普正在权衡是否实施重大制裁或关税,但也可能放弃,以避免触发一场经济战。
欧盟内部已具备法律工具,例如2023年通过的“反规避工具”,可禁止对协助规避制裁的第三国出口特定商品,但该机制迄今尚未启用。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已接近对俄直接制裁的“天花板”,若要进一步施压,几乎不可避免要触及二级制裁。
默茨则公开表示,对特朗普推动普京与泽连斯基直接会晤“已不再抱希望”。法德的联合立场显示,欧洲正加紧在制裁与外交上寻求主动,以在特朗普迟疑之际保持对俄压力。
欧盟
欧盟敦促白宫收回成命:不应阻止巴勒斯坦参加联大 30日欧盟呼吁美国“重新考虑”拒绝向巴勒斯坦官员发放签证的决定。原定于9月赴纽约联合国大会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x阿巴斯因此恐难成行。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卡拉斯在27国外长会议后强调,此举“明显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总部协定”,呼吁华盛顿撤回决定。
美国国务院29日晚宣布,将“撤销并拒绝”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成员发放签证,恰逢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夕。而法国计划在此次大会上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外交部长巴罗批评称,“联合国总部是服务于和平的圣地,不应受到进入限制”。他强调,美国作为东道国负有允许各方出席的义务。
卢森堡外长贝泰尔也指出,各国必须能在联合国平台平等讨论,不能让巴勒斯坦代表被当作“人质”,并提议在日内瓦召开特别会议,以确保其出席。
若这一非同寻常的拒签措施最终落实,将进一步凸显特朗普政府与以色列的紧密关系。以色列一贯坚决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并试图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与加沙的哈马斯并列。
此次拒签事件成为哥本哈根会议上少数能获得欧盟27国外长一致谴责的议题。尽管欧盟内部数月来难以就以色列在加沙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采取制裁,但在此问题上却展现出罕见的一致立场。
泰国
泰国防部:与柬埔寨边境安全不受影响 泰国国防部今天表示,泰国没有正式政府的状态不会影响到与柬埔寨边界的安全。泰国总理贝东塔昨天遭到宪法法庭解职后,泰国正忙于填补权力真空。
贝东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对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纷争的处理不当,昨天遭到宪法法庭裁定「有违道德操守」而予以解职,使得泰国再陷政治动荡。
泰国代理总理普谭(Phumtham Wechayachai)和看守内阁将续任至新政府组成,最快下周产生。泰国临时内阁今天上午召开特别会议确认这项安排,此外未宣布任何新的重大消息。
泰柬两国在冲突后仅达成脆弱的停火协议。但泰国国防部副部长纳塔彭(Natthapon Nakpanich)今天强调,当前政府虽只是代理性质,泰国保卫主权的能力「不受影响」。
他告诉媒体记者:「这不构成问题。陆军司令已就处理特殊情况派定职责。」
现年39岁的贝东塔是泰国前总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的幺女,她曾是泰国最年轻总理。由9名法官组成的泰国宪法法庭昨天裁定,贝东塔6月与柬埔寨前总理洪森(Hun Sen)通话时违反总理应有的道德标准。这通电话的录音档后来遭泄露到网路上。
泰国宪法法庭同时也裁定,上任约1年的贝东塔内阁解散。
日印
莫迪石破茂同乘新干线访日本芯片厂 深化合作 周六(8月30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日本的第二天,他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共同搭乘新干线前往仙台市,参观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半导体工厂“TEL Miyagi”。此前两国已承诺在半导体领域深化合作。
印度外交部表示,莫迪听取了该厂在全球半导体价值链中的作用和与印度合作计划的介绍,强调印日在该产业的互补性。莫迪在社交媒体上称,半导体是印日合作的关键领域,印度近年已取得显著进展。
分析指出,半导体在汽车、通信和电子产品制造以及自动化产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印日合作有助印度减少对进口依赖,同时日本可借助印度工程人才降低成本。专家认为,这种合作有望让印度更深入融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莫迪与石破茂周五已举行峰会,双方发布了“共同愿景”,规划未来十年合作方向。日本承诺未来十年对印民间投资将大幅增加,从以往每年约27亿美元提升至约68亿美元,并将在AI、太空、能源、供应链及高铁等领域扩展合作。
两国还同意未来五年推动50万人次的工人和学生交流,以帮助日本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石破茂称,日本技术与印度人才是“成功的组合”。莫迪则强调,这将赋予印日关系新的活力,助力“印度制造”倡议。
此次访问被视为印度寻求更多外交支持与经济合作的重要行动,凸显印日战略伙伴关系在印太地区及全球科技、经济布局中的地位。
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