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愚蠢若加冕,有事请烧纸
本頁主題: 愚蠢若加冕,有事请烧纸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米斯特叽咕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755
威望:549 點
金錢:700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11-06

愚蠢若加冕,有事请烧纸

霍费尔说:“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愚蠢的人不可能真正善良,因为愚蠢的人是非对错不分,视良知如仇寇。愚蠢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救药的邪恶。”

可目前,我们普遍陷入要面对:“史上最多,没有最蠢,只有更蠢”的闭环状态中,这种挑战人类道德和智商底线的把戏不知何时是尽头。
这两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一篇论文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这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论文之所以会吸引众人围观,就在于论文作者认为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前车之鉴就在于文科生太多,因此中国要重视理工科教育。
文章言之凿凿,貌似老中医,为东南亚把脉开方,把锅摔给了文科生,似乎认为理科生越多,这个世界离光明就会越近,而文科生的作用就只能是鬼吹灯。
其实作为一篇论文中的一句话本也不该让人大惊失色,毕竟这年头俗烂下作的文字多了去,丢根骨头就引来多少条狗抢的事儿不是新闻,博士研究生们满世界复制论文的事也早已习以为常。但引起大家注意的原因首当其冲是穿着自媒体的马甲干着管媒勾当的彭派、凤黄等一众逗哏。你们就说是人日发布不行吗?明明是楼凤,装什么良家?
胡秋林的好奇心有点澎湃了,哦是膨胀了。
据了解,这篇工作论文的四名作者均是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博士。作者还提出了放开计划生育、控制房价、重视储蓄和投资等建议。
咱不知道这四位作者贵庚几何、是男是女或不男不女,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父母会养出此种“惊天地泣鬼神”之人,胎生?还是卵生?老胡不禁要问:你们一个个上嘴唇在天,下嘴唇在地,说出这样大的话,脸还有地方搁吗?
不然很难解释一个国家金融机构的四位博士写出来的东西离常识这么遥远啊!咱不禁想问一句,到底是多少斤的担子把傻孩子压成这样?!
博士们本身的论点不值一辩,抬眼望牠们一眼就算俺输了。可仔细一想,就算输了也不能让弱智们那么快活:还“文科生数量和中等收入陷阱”,没有文科生你们知道个卵的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而且,你确定你那点钱叫“中等收入”?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你,是不是更应该担心各种贷款陷阱?
有人说最近日本海域要倾倒核废水,怕是有核污染,胡秋林想说的是,难道不应该更关注贵脑仁的污染吗?两厢比较,您那深入脑髓的污染难道不是更加迫在眉睫需要清理吗?
这年头,眼瞅着一个个好词儿被玩儿坏,他们此番操作,“博士”极有可能沦为“弱智”的代名词。

大家仔细想想,屎皇以来,污名化文科生的操作从来也没停过。标准流程无非是开始烧封面没牠造像的书,最后烧藐视这些书的人。
不是吗?古有焚书坑儒文字狱、“百无一用是书生”,今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今看来几十年前那段“马尾巴的功能”之争和“白卷英雄张铁生”事件也并不说明当初走了啥弯路……熟悉历史之人看到此处会暗自苦笑:不论是S还是M,牠们其实就一直没被掰直过。
为啥咱们对文理分科这么感兴趣?直到现在,“理科女”和“文科男”也是青葱少年们一直讥讽的笑料。
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文理分科的历史。
文化知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备的,本没有文理之分,可自从有了前苏联,文理便分了家。因在“二战”中和战后的历次运动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国内经济凋敝,百业萎靡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前苏联便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出炉”速度。配以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配制度,通过分科教育,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像一台“技术员制造机器”,周而复始地生产着各行各业需要的大学生。
49年之后,中国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很自然而然地就拷贝了苏式的“文理分家”之路。首先,建立一批专业院校,如:外语学院;然后对高校进行专业大合并——以工业化为主要目标,将不同大学的同类专业“集成”为统一、单一的专业学院,或并入清华大学等工科院校。高校合并加强了工科院校的专业性,我国目前能够拥有数量如此之众的工科名校,很大程度源于那次合并。
计划经济,计划教育,你学的只是他们想让你学的,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则全被他们屏蔽掉。他们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异化了一代又一代人,一条条系统完备的生产线,作为产品的人被大批量源源不断产出,其目的不外乎:安全,好使!
苏联文理分科的结果我们很清楚,国防科工业强大、拥有与美国乃至整个北约抗衡的、“光荣而伟大的”苏联,没多久就变成了“前”。
然而尴尬不止前苏联, “我们”的“理科生”现实也比较苦逼,大量国内名校毕业的互联网攻城狮在硅谷写代码用实际行动梳好了中分不说,诺奖得主屠呦呦至今无法晋身我国任何顶级科学殿堂,像颜宁这种上不得大国台面的科学家竟然入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尴尬到腹诽的还是那句话,又有贱人想害朕。
以上的两个例子对比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没有获得诺奖 (外籍院士不算)的现实,您有没有觉得自己活在异次元杀阵中?且走出这个杀阵唯一的解就是:每个人必须把自己黑化为劣币,大大方方去干掉良币。
而当今世界主流教育趋势正在打通文理区隔的屏障,发展交叉学科的世界性潮流。但前苏联这种淌满留级包鼻涕的作业如果也能抄的话,胡秋林只能说,加油!班上的倒数第一不再寂寞,如今稳稳并列第一了,倒数而已。

人类当下面临的最大危机恰恰不是缺乏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来说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如今,智能机器人、生物工程等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越来越让人类感到难以控制、无所适从。可以说决定这个世界存亡的是:这些技术掌握在什么样人手中。这个世界需要的是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素养的人,始终对人和世界保持敬畏和清醒的判断,人类才可以不被自己的创造发明所毁灭。
目前我们真正缺乏的是基本的普世价值、人文关怀,在社会制度、法律等层面的支撑。而社会科学的落后,才是国家治理体系落后的始作俑者,它使社会的长期稳定没有保障从而导致“技术型人才”更有可能选择倒向极端政权或独裁者,使科学被疯子利用最终让人类文明毁于一旦。所以大多数主流国家的思想界正在反思:是科学发展重要?还是在学会技术之前会不会做人、有没有正确三观才更重要?
“人文学”,必须是学问中有“人”,学问中有“文”,学问中有“精神”。
人都做不了,做什么科学?
说到这里有人问了,大家都在融合学科填平跨界,为啥我们就偏要逆而行之竖起屏障?是俺们的脖颈子硬到歪导致腰椎间盘特别突出?还是自认为掌握了人类发展密码必须得带个头下水再摸一遍石头?对有这样想法的人,胡秋林要轻抚你的头安慰一句:家里有镜子吗?没有可以撒泡尿照照自己。明白吗?你才是下河的人,人家早在对岸笑傲江湖了。
辣么,如此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由硬跟你分半条被子的在各个年代中不停抛出来引发大家讨论呢?
胡秋林觉得大棋们的理由有三,供大伙拍砖。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画外音:正值全球疫情肆虐、经济减缓的时候,此时不把锅扔给文科生更待何时?更何况目前煞笔生长的土壤空前肥沃,难道非要等到“更无一人是男儿”的前苏联时代的到来,无处卸锅才空谈流水花落去也?
投石问路。
画外音:好久没有人讨论如此弱智的问题了,是不是大家已经麻木了?月黑风高正好下手,被呛了就说自己梦游,万一没人发现就顺理成章出台相应政策。贼不走空,所有的结果我们都能接受,赢两次。
分朋树党。
画外音:现实就这样,我们至少“大度”地允许理科生被PUA和996,你们文科生连这样的机会以后也会越来越少,这篇论文只是给你提前打个预防针,大招在后头。关键是你也没得选,跪吧。
跪的时候别忘了谢恩,开头都帮你想好了:“生而为文,我很抱歉”…
对此斯大林说过实话:“思想比武器更有力,既然我们不允许敌人有武器,那为什么要允许他们有思想?”这句话才是根源所在,也是牠们所有制定所有政策的核心方向所在。
当下我们的问题,不是有太多文科生,而是没有不扭曲的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我们正前赴后继培养出一代代的“大锅工具人”。说工匠也有点抬举牠们,毕竟真正的工匠不是靠组装谎言剽窃论文存活,好歹得有点看家本领,比如自己做个芯片,不磨logo的那种。
啰嗦来去,本文核心的地方其实就一个:关注那些“大棋们”真正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是精于打磨制造、不问世事、有口饭吃就感恩戴德的“有用之人”?
还是能成为思辨者、提供文明常识,储存历史记忆的“无用之人”?
答案不言而喻。有人还想深问,对不起,你有引导犯罪的动机,胡秋林是傻,但不吃你那一套。
俺不会告诉你的主要原因是,答案你知道。
“有用之人”想尽一切办法抄袭别人的科技,“无用之人”在万马齐喑的时代勇敢日记;
当然,也有“有用之人”凭披挂着大金链子疯狂带货,也有“有用之人”写下“明白”、“能”后流芳百世。
有“无用之人”天天音乐诗朗诵跳舞编视频自费颂圣,更有“有用之人”冒着危险怒揭“肿瘤治疗”之皮;
其实,细究“有用和无用”的做法本就无稽,所有的知识是为这个世界和人类和谐共存,为推动文明服务。硬性分割文和理不过是那些心怀贪婪的人面兽区隔人们的一种伎俩,千万离这种东西远点,小偷的眼珠子盯着你呢。
这种警告,俺自知无力。
德谟克里特曾说:能使愚蠢之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非良言忠告,而是厄运。
可胡秋林还是希望人间厄运少点,听忠告的人多点。
最后,我们感谢那些 “有用和无用”的、曾经或正在勇敢地站在你我身前的人。
万幸世界有了你们这样的星空,我们才不至绝望于阴沟之中。


【后记】:此文亦为胡秋林为纪念凯迪论坛2021年4月15日发表“脱公”公告的祭文,作为论坛长期的作者,尽管后期发不了声,但老胡依然感谢那些曾经站在自己身前的编辑,感谢紫陌和呼噜等编辑的支持,你们让无数人曾经有过一丝透气的机会,互联网一定会有记忆。
今天恰是 “公告”头七,老胡应行家属回礼——三鞠躬。
最后正告,愚蠢若加冕,有事请烧纸。

胡秋林

2021-4-22



赞(16)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4-24 17:1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7-17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