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的尽头是元宇宙还是考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
中国的尽头,就是考编。
近日,
北京市朝阳区公布了2022 年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一看他们的毕业院校,不得了,基本都是名校毕业生。
其中还不乏海外的顶尖高校,而且从学历看,
95%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都显得凤毛麟角。
![]()
什么岗位那么吸引人呢?
城管!再说一次,城管!为什么说3000城管可以荡平美国?因为我们的城管都是高素质的城管。
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一个是外交学院的硕士,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硕士。曼彻斯特大学的一名硕士考取了崔各庄地区的“城管监察岗”。酒仙桥街道的“城市管理执法岗”更厉害,直接拟录取一名
北京大学的博士。
![]()
为什么北京的城管那么吸引人,
是因为工资高吗?我查了一下,北京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大概在税后7000多一点,公积金2000左右一个月。
大概是9000多,这就让北大博士竞折腰了?
非也,这只是表面的收入。
早在
2016年,北京青年报就发现在北京地区的工资福利支出中,公务员的收入,不仅仅是基本工资、五险一金。
还有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等等。
据记者当时统计,
141个市级单位工资与福利支出预算总额达到213亿元。
其中,
基本工资总支出为41亿元,
津贴补贴总支出 52亿元,津贴补贴总支出高于基本工资总支出。
还有3个单位的
津贴补贴是基本工资的三倍以上,其中就包括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他们的
基本工资支出为810万元,而
津贴补贴支出达到2812万元,
津贴补贴是基本工资的3.47倍,
成为各市级单位之首!(
而这还仅仅是官方公布的数据)![]()
排名
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北京市
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和
北京市公安局,分别为3.32倍和3.31倍。
所以,不要质疑小小的城管收入,他们的工资也许只是
平均水平,
但加上别的津贴,就是高水平!
2除了高奖金、高津贴之外,
北京公务员还有很多隐形福利。
比如最关键的编制,还有
北京户口。
这些都是
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编制意味着未来没有失业的烦恼,
户口则意味着你身份证的含金量高于大部分的人。
以目前的经济形势看,前者的诱惑可以说是“致命”的。
前不久,互联网大厂开启了一波“毕业”、“优化”潮。
很多本来月薪好几万的年轻人,连夜收拾东西,流落街头。
![]()
以
近年的就业状况来说,博士生去考城管,没什么好奇怪的。
因为没有那么多企业需要博士,也没有那么多研究所给得起高工资。
比如此次应聘城管的北大博士,本科为山东大学,物理学专业,很有可能,这位博士是因为就业难才走上报考公务员的道路。
各行各业都在内卷,
人才过剩是这几年就业市场的现状。
去年,就有不少名校博士到中小学当老师、
名校研究生去卷烟厂当工人的新闻了。
![]()
以前是
大学生考城管引来关注,如今是
博士生考城管才能成为话题,熟悉的情节,同样的味道。
今年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公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从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来看,
“留京”仍是清北学子最主流的选择。
![]()
就北京大学来看,
本科、硕士学历的毕业生分别有42.33%和45.63%选择留京,而
博士毕业生留京比例则超过一半,高达53.1%。
留京干嘛呢?很大一部分,都是在
卷一个编制。
3想想上一波公务员热是什么时候?
大概还是
90年代之前吧。
依稀记得2000年到2010年,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不久,在贴吧上,如果一个年轻人说自己的理想是公务员,肯定会被群嘲。
你才要考编,你全家都考编!
一眼就能看到头的职业,有什么意思?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时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公务员的收入比不上下海经商,各种福利待遇也不够看。
但现在,都变了。
![]()
尤其是
疫情的冲击,让很多人看到,所谓的高薪岗位,商海巨子,也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马云那么大的人物,说隐退就隐退了。
恒大那么大的企业,说高负债就高负债了。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捉摸。
![]()
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将高达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去年有457万人选择考研,这一数字是2018年的近1倍。
而公务员报名人数,更是超537万。
万般皆下品,唯有编制高。
编制以后会越来越吃香吗?你有没有后悔自己曾经错过了考编的机会?
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