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茶米油盐] NO.2   鸡
本頁主題: [茶米油盐] NO.2   鸡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老沙弥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26
威望:23 點
金錢:256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5-29

[茶米油盐] NO.2   鸡

        这回说鸡,不是598那种,是18一斤那种,失望的尽早绕道。可能来这不是很适应,就像上一篇一个大佬回帖里面说的,文章太正式了。没办法,工作严谨习惯了,经常要求,凡事都尽可能有理据,比不得那些鸡血和鸡汤,只要拉动你的神经线就行,天南海北,无所不用。但总归要入乡随俗的,西装革履的到了陕西乡下,就试试蹲下来吃面嘛。又或者像刘姥姥逛大庄园,也来一回赛诗会。

      鸡绝对是好东西,“補益五臟,續絕傷,療五勞,益氣力”,还有治疗“反胃吐食”等功效。前些年,我在化疗的过程,但凡有点油味,反胃得要死,再加上日常精神的压力,每每生不如死。好在一个病友传了个猪肚煲鸡的方子,基本上当天吃完,第二天就见效了,这个方子就这样帮我度过了漫长且反复的治疗时期。这里,就要求尽可能拿到好的鸡的品质,但,现在工业化生产太严重,鸡的品质已经远远得不到保障,100块钱3只那种略过,所谓的乌鸡、太行山、瑶山等等的,很多不过是要你交智商税的名头罢了。

      从拼夕夕到李某奇到最近热火朝天的董老师,他们都是从各个角度售卖,收割韭菜,低价促销、人气促销、情感促销等等,但绝对不能品质促销,因为有品质的东西,数量是有限的。要保证鸡的品质,首先,当然要是散养鸡,最好是少妇鸡,就是那种刚刚开始生鸡蛋那种。当然,还有公鸡、阉鸡(骟鸡)、老母鸡等等。当然各有所好,但你要是尝到少妇鸡的皮滑肉嫩,说不定也会像我一样好这口。其二,鸡肉一定要新鲜。鸡肉相比于牛肉、猪肉,更容易变质,这个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拜神的鸡或者隔了一顿翻炒的鸡肉,总又一股说不出的味道。这个在外文里叫做温热风味,说白了,就是变质了。这种情况,有很多人感受不深,尤其是吃惯“腌腊卤炖”的那些人,舌头都起茧子了,很多是吃不出来的。这其中的原因,大概就是类似的沙门氏菌之类繁殖,产生孢子,进而影响风味,甚至中毒的情况。可能这也是《本草纲目》里面说的有毒的情况吧。本草里面还说,“鸡通神,殺惡毒,辟不祥”,所以,每到过年过节,很多人极力想找一只正宗的土鸡,来虔诚的表达与仙人沟通的意愿。即使是要鸭子渡河的中元节也不例外。

      以我对鸡的对比,发现一条铁律,鸡皮泛黄的才是好鸡。大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鸡要有皮下脂肪,一是,有油的鸡才香,这和红烧肉一个道理。二是工业化生产,流水线配方,鸡只长肉才符合出栏的标准。鸡长膘都是浪费。但是,你去鸡肉市场,白茫茫一片,泛点黄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你看看当年香港广告卖鸡的吹鸡屁股这招,可不是变态,而是甄别鸡的好坏办法。现在不给现场杀鸡了,这些技艺看来要失传了。

      好品质的鸡辐射范围比较窄,主要受运输,包装等保鲜的问题限制。FDA建议,全鸡1~2天内食用,而且要在4℃以下保存。但是-18℃保存,最长可以达1年。可惜,很多家用无法达到,如果是工业的化,很多都提高保存温度不说,关键很多还搬来运去,多次反复冷冻和解冻,多次污染,鸡的品质极低。更不要说那些僵尸鸡肉了。

祝大家好运,能吃上好多西。


[ 此貼被老沙弥在2022-06-19 15:14重新編輯 ]

赞(1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19 14:56 發表評論
老沙弥 [樓主]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26
威望:23 點
金錢:256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5-29

不好意思版主,没写完,不小心先按了按 Ctrl+Enter ,审核通过了,现在才补的图片和后面的,见谅。


點評

    TOP Posted: 06-19 15:17 #1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7-27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