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关于西宁疫情的帖子,我是西宁的。可能更有发言权一点,全国情况不都这样嘛?玩法不一样,殊途同归罢了。 这两天看到很多对这个城市失望的,想要离开的,离开之后你又能去哪里呢?
关于疫情的出路,总看到很多大大说要保经济,要保这个保那个,唯一要保的就是乌纱帽,从上到下的保乌纱,才会有层层加码,说简单一点就是内卷,而理论上能通过公务员考试的这些人都是个中翘楚,当他们把精力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上的时候有多可怕。(说个题外话,我看过一个公务员考试题:大意就是局长让你干这个,副局长让你干那个,你会怎么处理才不会惹人?典型的奴才思维培养)在执行的过程中,同级之间的较量才是最可怕的,你永远想不到他们在意的点有多诡异,你说是封城,我觉得太直白,改叫封控,他觉得不够诗意,称其为静默。就这样花里胡哨一堆名词就诞生了,如果没经历过得乍一听,还觉得有点好听,甚至有点小期待。
你更想不到为了在普通的工作中作出不普通的政绩,为了让领导感受自己与众不同的执行力,他们有多拼,你敢封门,我就敢焊死。你敢劝诫,我就敢拘留。跟我讲法律?老子就是法律。防疫这个虎皮,谁扯谁知道!比较出名的有一个大娘,因为核酸检测人员用力过猛,戳疼了,相信一开始并没有骂人,可能牢骚之后没有得到道歉或合理的解释,气不过站在那里骂骂咧咧两句,就被拘留了十五天,杀鸡儆猴效果显著,自此,核酸检测人员下手明显更狠了,老百姓也更乖了,还听说到了拘留所还受到了特殊关照,每天得到的饭食只有稀得。
其他地方这么玩的我不清楚,青海这次在二十大之前两个多月的时候,在没有新增的情况下,阻断了西宁市与周边县城的一些联系,至今。很多州县上班的西宁人回不来,西宁上班的州县人也回不去,重点是没有任何依据和解释,身边太多的小夫妻三个月没见过面了,孩子三个月没见过爸妈,父母三个月没见多子女,这样的政策无形中增加了多少人的生活成本,掏空了多少人本就寥寥无几的积蓄,以往一年有12个月的收入,大家都是举步维艰,现在一年只有四五个月的收入的大部分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你我都是年轻过来的,20郎当岁的时候你是一个什么状态,有多大的抗风险能力,这批人也成为了这次风控意见最大的人,我当在全国为自己埋下了多少这样的种子。期待这些种子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当然大部分也就默默无闻了,可是难保当中就有一朵奇葩呢?这次疫情当中,首当其冲提出意见的是95甚至00后,他们还没有挨过毒打,不确定公开说这些话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拭目以待。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比较正常的人,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需求,不再默守陈规,还是有希望的。
在中国屁民的心态总会吧任何一个官潜意识的认为他一定比我强,他一定是公正的,他一定是对的,他总有他的道理,他在下一盘大棋;他们也是人,甚至不是一个好人,但凡有点良知的,要点脸的,当不了官。你想从一堆科员中脱颖而出,靠努力工作?靠个人能力?靠群众基础?还是靠溜须拍马,指鹿为马更靠谱一点?他们的晋升机制也就是权力的来源是他的领导。领导说他行就行,不行也行。所以屁民的意见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显而易见,再者长期的情绪压抑也需要宣泄的渠道,来自自己下属的溜须拍马又变得格外受用,而且长期装孙子的人更害怕别人不尊重他,自卑的表像淋漓尽致。长此以往,形成一套循环体系,不愿意阿谀奉承的人你觉得他会有出路?被这样的一群人服务的人民,真的是没事你就偷着乐吧。
不过作为一个三观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来说,我很乐意见到当下的“民不聊生”,凡事有利有弊,这也是一剂猛药,我不希望这些人站出来做什么,只希望他们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 心理健康往往是中国人完全不在意的一个点。讲真我算是当过兵,坐过牢。心理承受能力很不错的一个人了,但是最近总是莫名的焦虑,烦躁。何况其他的人。无论如何,希望不要闹出人命吧,只要人活着,其他的都是浮云。
赞(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