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度十佳电影。 这份片单,既不权威,也不唯一。 只是于我很有意义的十部影片。 它们属于我。 也属于这个时代。 2022过去了。 关于2022的记忆,不会消失。 NO.10《隐入尘烟》 导演: 李睿珺 编剧:李睿珺 主演: 武仁林 / 海清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 「只要记得,他们就不会隐入尘烟」 《隐入尘烟》是今年文艺电影的一个票房奇迹。 它当然是一部好电影。 但奇迹的背后,并不是说明电影好到了天花板。 而是这样一部关于「乡土」的国产片,已经变得稀缺至极。 对土地的描绘,是《隐入尘烟》一大特色。 曾几何时,也是国产艺术电影最鲜明的标志。 吴天明的《老井》,陈凯歌的《黄土地》《孩子王》,张艺谋的《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 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都与土地紧紧地相依相存。
![]() 《黄土地》 如今,关于农村乡土的故事依然在进行。 且随着城镇化的高速进程,发生着剧变。 只是,这样的故事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让人遗忘。 《隐入尘烟》好就好在,在今天这个愈发浮躁的时代,为我们耐心而朴实地呈现着土地的永恒与变迁,浪漫与伤痕。 土地的美,是自然的美。 燕子归来,蝌蚪生长。 麦子长出两瓣,下面还留有须根。 每一片落叶的舞姿,每一处泥土的芬芳,都藏着自然的馈赠与惊喜。
![]() 土地的美,是劳动的美。 地里,麦苗在春天破土而出。 到了夏季被镰刀快快划过。
![]() 纸箱中,刚出壳的小鸡嗷嗷待哺。 黄色暖灯透过纸箱,如点点星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这些再日常不过的微妙瞬间,都被导演一一感知和捕捉。
![]() 土地的美,更是人性的美。 男主老四是个憨厚老实的农民。 像土地一样,只会奉献,从不索取。
![]() 不过,土地生产着庄稼,也孕育着污泥。 美好与丑陋,都在土地上发生。 势利的亲戚,冷漠的邻里,吸血的承包商…… 将老四和贵英两个落伍的边缘人,挤压到了逼仄的角落。 他们是当地社会的弃儿,也是时代发展的弃儿。 他们跟不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只懂得用最古朴的办法,守护着自己的一点空地。 讽刺的是,资本的发展,需要老四们的血。 而血抽完了,人也就被遗忘了。
![]() 幸好,还有一位80后导演在坚持拍摄他们。 在娱乐至死、票房至上的今天,没有遗忘土地,也没有遗忘那些土地上的边缘者。 而是用一部难能可贵的电影提醒我们—— 中国广袤的乡土上,不该只记得建功立业的宏伟丰碑。 还有无数「隐入尘烟」的失败与沉默。 NO.9《火山挚恋》 导演: 萨拉·多萨 编剧:沙恩·鲍里斯 / 艾琳·卡斯帕 / 乔瑟琳·查普特 / 萨拉·多萨 主演: 米兰达·裘丽(旁白) / 卡提亚·克拉夫特 / 莫里斯·克拉夫特 国家/地区:加拿大 / 美国
![]() 「全世界最壮美的一次三角恋」 纪录片《火山挚恋》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种极致的相濡以沫。 一对法国夫妻,将他们的爱情故事活成了一部灾难大片。 在炙热、熔化的岩石上踩来踩去。 在手里小心翼翼地团火球。
![]() 在岩块、碎屑四起的火山边缘,自在舞蹈。
![]() 然而,他们并非丧失理智的恋爱脑。 恰恰相反,他们是科学而严谨的火山学家。 所以纪录片让我折服的,不仅仅是疯狂而浪漫的爱情奇观。 更是因为两人身上所怀有的罕见、可贵的生命状态。 鱼叔看完《火山挚恋》,想到了一部日本电影《编舟记》。 两者看似风格完全不同,但后者里有一句话是相互适用: 「能在年轻的时候就找到自己这辈子想做的工作,真是幸福啊」
![]() 后者的主人公不辞辛苦,将毕生心血全部投身于编纂一部辞典。 同样是出于一种热爱。 这份纯粹与忘我,与《火山挚恋》中两位火山学家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只是不同于东方人的内敛与含蓄,法国人则天生张扬着他们的浪漫、热烈与反叛。 火山学家夫妻20年来流浪在无人之地,穷尽一生触摸地球的脉动、血流。 他们热爱火山,却也更爱人类。
![]() 他们后半生的愿望,是让人类避免火山之灾。 决定集中心力拍摄防灾的教育影片。 他们寻找最致命的灰火山。 拍出火山吞噬万物的场面、受灾现场的情景,让政府正视这一问题,也给普通大众敲响警钟。 常常在火山爆发,碎屑浪涌的时刻,还在50米处扛着摄像机呆立。
![]() 最终,他们也死在了工作中。 在一次火山爆发中,被滚滚而来的火山灰吞噬。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两人的躯体依然紧靠。 死亡也未曾将他们分开。 而他们留下来的知识遗产,还在拯救着无数人的生命,给人们以永恒的精神慰藉。 他们将自己活成了两座火山。 留下了炽热燃烧,刹那永恒的生命奇观。
![]() 纯粹的热爱,极致的追求,忘我的境界。 一道不长的火光,却足以给这个虚荣浮华的时代当头一棒。 NO.8《壮志凌云2》 导演: 约瑟夫·科辛斯基 主演: 汤姆·克鲁斯 / 詹妮弗·康纳利 / 迈尔斯·特勒 国家/地区:美国
![]() 「电影里的黄昏总是美好夺目」 都2022年了还玩实拍,听起来有些落伍。 在一片唱衰声中,本片交出了令人讶异的答卷。 全球票房14.89亿美元(约人民币103亿),稳坐年度冠军。 当造价2700万美元(约1.8亿人民币)的战机,从银幕前呼啸而过,每位观众的神经都被震撼。
![]() 演员坐进机舱,在8倍的重力下表演,脸上的每一丝扭曲都被真实捕捉。 POV式的广角取景,保证了临场感。 这些视听效果,都是特效所无法比拟的。
![]() 汤姆·克鲁斯,是当之无愧的「独行侠」。 在迪拜塔跳伞、徒手扒飞机后,60岁的他再次实操战机翱翔天际。 他仍然是这个星球上最拼命的男演员,书写着老兵不死的传奇。
![]() 近年来,漫威等超英电影称霸银幕。 电影市场满是算计与套路,似乎真的成为了马丁·斯科塞斯所说的「主题公园」。 短视频充塞日常生活,投喂着同质化的信息。 在这样一个时代,观看这部电影,有如做了一场旧梦。 金黄的沙滩、年轻的肉体、危机四伏的战场,荷尔蒙与肾上腺素同时飙升。 这些元素既是对36年前第一部的复刻,也是对一个时代的致敬。
![]() 作为内地观众,我们无缘得见。 所幸,电影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造就一个很大很大的梦,让所有人住下。
![]() NO.7《分手的决心》 导演: 朴赞郁 编剧:郑瑞景 / 朴赞郁 主演: 汤唯 / 朴海日 / 李贞贤 国家/地区:韩国
![]() 「在每一个细节里,与观众玩心理游戏」 《分手的决心》或许不算是朴赞郁最好的电影。 但放在今年,依然可以用「炫技」吊打一片亚洲导演。 他可以在所有你以为无计可施的细节里,发挥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镜头想象力。 他拿捏了汤唯独特的气质。 为我们呈现了国产影视永远看不到的演员魅力。
![]()
![]() 他捕捉了信息时代的内在微妙。 展现了当代影视想不到的视听巧劲。
![]()
![]() 他还暗藏了中国典故的象征与影射。 除了汤唯饰演的中国人身份,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典籍——《山海经》。 片中出现的道具书经过精心设计,并由汤唯本人手写注解,可见其重要性。
![]() 在电影中,它被拆解成了山与海的概念。 搭配《论语》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句。 成了比汤唯更重要的电影基石。
![]() 近十年,国产影视也在挖掘《山海经》。 但不得不承认,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还未出现。 大部分只是取几个著名的异兽形象进行还原,用以装点玄幻大片。 而《分手的决心》对于《山海经》的再解读,看似只是在字面意义上拆分成了山与海。 但实际上是对其深层含义做了追问。 《山海经》本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分《山经》与《海经》,其下又有细分。 内含上古时期历史人文、地理风俗、神话宗教、乃至医学科技等诸多内容。 地缘不同,天地人兽样貌性情也天差地别。 实则并非单一的怪物百科。
![]() 来源B站:畫外音voice_over_ 更有在心理层面的映射。 正如片中,对女主角渴望回到大海之中,想还原本真。 所以,她房间里的墙纸是海浪。 手机壳、记事本也是蓝色的潮涌。
![]() 看似是韩国在创新,但我们又何尝不是自我局限了视角? 咱们的电影,又有多少能在细节上做到朴赞郁的变态极致? NO.6《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导演: 马丁·麦克唐纳 编剧:马丁·麦克唐纳 主演: 科林·法瑞尔 / 布莱丹·格里森 / 凯瑞·康顿 国家/地区:爱尔兰 / 英国 / 美国
![]() 「爱尔兰版《一句顶一万句》」 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分手的决心」。 电影的主人公为了与朋友绝交,一根一根剁手指。
![]() 要我说,这是爱尔兰版的《一句顶一万句》。 它和刘震云的这部小说都讲了一件可怕的事: 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 「不拿你当朋友的,你赶着巴结了一辈子; 拿你当朋友的,你倒不往心里去。」 而绝交理由并没有那么明确。 或者说,即便给出了正解,也难以让当事人信服。 他说,就是不喜欢你了。 就是想要过自己的生活。 觉得与对方聊天相处,是浪费生命。 就是觉得你无趣了。 我强烈感受到光阴似箭,我需要把剩下的时间拿来思考和作曲。 尽量不去听,你说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 虽然电影背景是在遥远的爱尔兰内战时期。 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也不同。 但这样的故事,却在今天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这个时代的交流愈发地便利,舆论却愈发地割裂。 网络愈发地发达,信息茧房却愈发地坚挺。 这两年来,我们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突然与某个「好友」一言不合而拉黑。 也总会有那么一些日子,丧失表达欲,迫切地想要拥有某种「屏蔽力」。
![]() 而这一切,都深深指向着一个亘古不变的拷问: 人类寻求共识,到底是不是一种虚妄?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一部好的电影,正应该有如此丰富的解读。 让人看完依然陷入深深的反思,久久回味。 NO.5《全职》 导演:埃里克·格拉韦尔 编剧:埃里克·格拉韦尔 主演:劳尔·卡拉米 / Anne Suarez / 杰纳维夫·马尼奇 国家/地区:法国
![]() 「致敬每一个抗住了生活的平凡人」 这几天,网易新闻的年度盘点刷屏了朋友圈。 而这部电影想说的与之不谋而合。 女主角,就是一位抗住了生活的平凡人。 她一边拉扯着两个孩子,一边还要跨市上班。 天还没亮,身体已经先于意识踏上了通勤路。 一刻不得停歇的日常生活,被表现得如动作片般惊心动魄。
![]() 她必须快到极致。 每一次换乘,每一场飞奔,都精准踩点,无缝衔接。 职场如战场,她一人身兼数职,争分夺秒。 镜头跟随她飞驰,背景中的人与物统统虚化变形,将她的焦灼放大,再放大。 同时,高频的电子合成器音乐不断刺激着耳膜,让我们屏住呼吸,悬着颗心。
![]() 她就像一台高速旋转的马达。 可是,速度越快,也越意味着一粒微小的石子便可以毁掉这一切。 所以,她也怕到了极致。 怕邻居突然有一天不再帮她照顾小孩; 怕大罢工导致公共交通停摆; 怕迟到害自己丢了工作……
![]() 快与怕之间,电影营造出的张力如同一张拉满的弓。 她无法停下,也不能停下,直至影片结束。 现实主义佳作年年有,但能够用「惊悚」「窒息」来形容的并不多。 而这样的窒息惊悚,不正是普通人的生活? 我们让自己加速、再加速,只为了不被甩在后头。 但或许,关于生活,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 NO.4《亲密》 导演: 卢卡斯·德霍特 编剧:卢卡斯·德霍特 / 安吉洛·提森 主演: 伊登·丹布林 / 古斯塔夫·德·瓦埃勒 / 艾米莉·德奎恩 国家/地区:比利时 / 荷兰 / 法国
![]() 「身份的认知,是每个人的成长必修」 导演上一部处女作《女孩》,就是鱼叔的最爱之一。 这次的续作,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水准。 电影通过对两个男孩之间感情关系的敏锐捕捉,对「男子气概」与身份认同进行一次丰富的探讨。 《亲密》的英文名是「close」。 「close」,同样意味着结束。 名为亲密,实则讲述了一个分离的故事。
![]() 导演将两人的细腻情绪,融入到各种生活日常与身体运动中。 一起在花海中嬉戏追逐。
![]() 一起在床上分享未来的想象。
![]() 一起步入初中的大门。 在同学见面会上,相互倚靠肩头。
![]() 在同学异样的眼光中,感到一种微妙的尴尬与别扭。
![]() 直到两人开始大打出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如同电影中的里奥所说。 在女生之间司空见惯的行为,如果放置在男生身上,就变得暧昧不明。 如果这对关系中,一个男孩身上有女性的柔弱气质,那无疑又会雪上加霜
![]() 取笑、霸凌,这些都可能成为家常便饭。 而且都来自于导演本人的真实经历。 即使到了现在,他仍然在消化少年时期的苦痛时光。 《亲密》正是他作为当事人,所表达出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 事实上,无论你是不是性少数群体,个人身份的认知都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男性激素」「男子气概」本身。 是它们被标签化、偏见化的群体暴力。 NO.3《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导演: 苏菲·海德 编剧:凯蒂·布兰德 主演: 艾玛·汤普森 / 达利尔·麦克科马克等 国家/地区:英国
![]() 「大尺度,小清新」 中年寡妇召男妓的剧情,乍一听总有些猎奇。 却被精妙创作成今年最轻盈的一部性喜剧。 大段对话,却不乏味。 场景单一,内容却丰盈。
![]() 在南希三十余年的教条婚姻生活中,性意味着罪恶与折磨。 这让她嫌恶自己的身体,时刻检讨欲望。 道德宗教两面夹击,囚禁南希半生。 买春既是冒险,也是符号化的逃生。 电影中风光旖旎,大尺度应有尽有。 但比宽衣解带更具看点的,是加诸在女性身心之上的无形镣铐被解开的过程。 在性工作者里奥引导下,南希对快乐的想象与衣衫一同被打开。 比起买春,这更像一趟女性赎买本真自我之旅。
![]() 找回身体自主意识后,碑刻着女性羞耻的牌坊逐渐坍塌。 由此,电影也被一室春风吹开面纱: 这是一场为女性欲望所做的无罪辩护。 而所谓性解放,不过是将身体还给身体。
![]() 与此相比,片中涉及的双向救赎与性工作者问题,都像被丰满殷实的剧本荡涤出的边角料。 跟南希对镜与身体和解的笑容一同变得轻盈。 观众的观影感受,也跟她的眉头一样自然舒展开来。 而虚构的里奥,若能启发女性在现实中悦纳自我,这份轻盈也算有了份量。 这对电影来说,未尝不是功德一件。
![]() NO.2《瞬息全宇宙》 导演:关家永 / 丹尼尔·施纳特主演: 杨紫琼 / 许玮伦 / 关继威 / 吴汉章 豆瓣评分:7.6分
![]() 「最绚丽的外壳,最温情的底色」 大片翻车之年,《瞬息全宇宙》带来了小成本的惊喜。 创造出秒杀一线大作的华丽视效。 用最眼花缭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触及内心深处的家庭故事。
![]() 本片的译名十分出彩,鱼叔最偏爱《妈的多重宇宙》。 既有爆粗口的爽感,无形间契合整部电影的疯癫基调。 又完美诠释电影主题,「妈」在穿越「多重宇宙」之间找寻生活的意义。 而最终的答案又是那么浅显易懂—— 成功,不是所有人生的必需品。
![]() 女主角伊芙琳看似是最失败的,但她却又是最有潜力的一位。 这样的设定恰恰与本片的境遇不谋而合。 低调的班底足以让人忽视,但一旦亲手触碰,便会为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折服。 它的不顾一切和打破常规,让所有人难以抗拒。 更用好莱坞的手段,传递着东方式的哲学观。 太过出挑,反而成了它最浓一抹亮色。
![]() 《瞬息全宇宙》就是这一年所有电影中的异类。 它信马由缰,不拘一格。 正似一颗打破平静湖面的石子,昭告世界电影竟然还能这么拍。 同时,它又能让我们在笑过、爽过之后,为其中的温情而触动。 永远别被生活打倒,成了它最终的彩蛋。
![]() NO.1《乐土》 导演: 塞姆·萨迪克 编剧:塞姆·萨迪克 / 玛吉·布里格斯 主演: 阿利·朱尼乔 / 拉斯蒂·法鲁克 / 阿丽娜·汗 / 莎瓦·吉拉尼 国家/地区:巴基斯坦
![]() 「巴铁都要超过内娱了」 我想,大多数人几乎没有看过巴基斯坦的电影。 鱼叔今年将这部巴铁的新片《乐土》列为十佳之首,是真心为他们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感到震惊与佩服。 当然,也为我们国产电影感到一点羞愧。 《乐土》的惊艳,首先源于它故事层面的大胆。 一个已婚男人,出轨了一个变性人。 在巴基斯坦这样的伊斯兰国家,能上映这样的电影,令人咋舌。
![]() 其次,在大胆之外,也有它主题上的深度与辛辣。 它表面上以男性为主角,其实讲的全是女性。 用耐心的叙事和人物塑造,一点点撕开了巴基斯坦社会的弊病与顽疾。
![]() 片名「乐土」,实则是一种讽刺。 它隐喻了一片表面祥和的家庭之下,各种群体无法释放的欲望与逐渐崩坏的内心。 而女性,是其中最绝望的一环。不过,电影并没有那么直白地从一开始就将主题指向这一点。 而是借由一系列边缘人群的困境,一点点导向最下层的女性们。
![]() 此外,电影在拍摄手法上也有许多高级之处。 撩人的光影,严谨的构图,灵动的剪辑。
![]()
![]() 更重要的是,影片背后一众主创的努力与无畏,创下的各种历史纪录。 《乐土》是巴基斯坦第一部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并拿下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 在国内,虽然起初因为题材敏感、尺度过大而遭到禁映。 但经过主创的争取以及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得以重新上映。 最终,它被巴国官方指定为「冲奥片」。 戏里戏外,都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电影人为一部好电影的不懈追求。 如此敢拍,也如此会拍。 让人佩服,也让人羡慕。 以上,便是鱼叔今年的十佳电影。 我承认,相比往年,这份片单并没有那么出众。 三年疫情的重创,已经使得全球电影行业疲态尽显。 关于「电影已死」「电影走向小众」的论断,不时出现在网络上。 是的,鱼叔也承认,电影行业这几年确实在走下坡路。 有疫情的原因,或许也有疫情以外的原因。 但所幸的是,仍有一些人在世界的角落里,撅着脾气拍摄自己理想中的好电影。 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
![]() 新的一年就要来了,未来会更好吗? 鱼叔始终怀抱希望,也始终怀揣忧虑。 但即便新的一年不那么如意,我也不会丧失信心。 越是走到了行业谷底,我越是能对电影燃起一种热情。 这种热情无关利益,无关功名。 而是与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最本能的召唤有关。 到底是什么? 说起来很简单,归根结底也只有普通的两句话: 我爱电影。 电影万岁。 2023,我仍要选择在电影中追寻自由。 你呢。
![]()
========== 转网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