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电影正在发酵,势头越来越好。
豆瓣开分8.7,IMDb8.0,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6%。
![]()
名导是枝裕和。
最擅长家庭片,拍出过《海街日记》《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小偷家族》等多部豆瓣TOP250电影。
《海街日记》
![]()
名编剧坂元裕二。
有《东京爱情故事》《花束般的恋爱》等知名爆款作品。
坂元裕二的加盟,也让是枝裕和的风格里多了些悬疑意味。
此次二人首次合作,一出手就拿了个戛纳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
![]()
配乐是坂本龙一。
因教授当时的体力不足以重新创作完整配乐,只为本片创作了两首钢琴曲,其它配乐选自已发布专辑。
还有一众名演员,安藤樱、永山瑛太、田中裕子等。
噱头拉满,作品如何,一见分晓。
「怪物」
![]()
Kaibutsu
2023.5.17
![]()
---以下涉及剧透---
霸凌罗生门
![]()
故事最初,从单亲妈妈“早织”(安藤樱 饰)的视角展开。
丈夫早年意外逝世,早织一人艰难独自抚养儿子麦野湊。
但最近,早织发现五年级的儿子的行为很奇怪。
![]()
比如,麦野湊会在家里莫名其妙地把卷发剪掉。
比如,早上穿出去的运动鞋,回家时却少了一只。
比如,带去学校的保温水杯中装满了脏泥。
![]()
还有很多过激举动。
麦野湊放学不归家,而是去废弃铁轨处大喊——「谁是怪物」。
毫无预兆的跳车,毫无缘由的发火,身上多出莫名其妙的伤口。
这些太反常了,难道是青春期?
![]()
在早织妈妈的逼问下,麦野湊脱口而出——保利老师。
早织怀疑儿子麦野湊遭遇了学校暴力体罚,于是投诉到了学校。
但是,学校的态度更奇怪。
![]()
校长麻木的像个AI,只会记笔记,看着记录规范作答。
保利老师是个无情的道歉机器,但只承认是误会,绝口不提暴力二字。
早织反复来学校想讨个说法,但得到的只有学校管理层诚挚的道歉,再无其他。
![]()
最后,保利老师连象征性的出现都不出现了。
无懈可击的公关回答,敷衍的令人气愤至极。
无奈之下,早织将事情透露给了媒体,事情闹大了,保利老师也被辞退了。
![]()
这就完了?
远远不是,电影还有其他视角。
这也是这部电影有趣点之一。
它采用了罗生门式的叙事结构,一种可以反复重复的讲故事方式。
讲述了同一件事,在不同视角下是如何发生的,又是被如何解构的。
让我们把视角转到保利老师眼前。
其实,在早织妈妈第一次来学校抗议时,保利老师就想解释。
![]()
但学校高层劝住了他,用的理由也很荒唐——
因为早织是单亲妈妈,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
学校高层只要求保利老师一字一句的背诵道歉话术。
拒绝保利老师想要和早织妈妈正常沟通的请求,只想冷处理。
![]()
但这更激怒了早织妈妈,也让保利老师有苦难言。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对抗中,保利老师脱口而出内心想法——
你儿子才是霸凌者。
![]()
没错,在保利老师的视角下。
麦野湊虐猫、有暴力倾向、还霸凌同学星川。
![]()
![]()
但当他一一找到当事人,却全都屡屡否认。
并且星川将矛头全都抛向保利老师,举报他体罚学生,只因为老师的身份让大家不敢开口。
也正因如此,保利老师只能在发布会上引咎辞职。
![]()
这就是真相?
不,还有第三个视角——主人公麦野湊。
他的视角更复杂,更困惑。
在麦野湊的视角下,他和星川是好朋友。
他们有自己的秘密基地,在那里,两人可以畅聊宇宙和天空。
但他不想公之于众。
![]()
因为星川很不同。
星川长相软萌,说话温柔。
但平日里不受男生的待见,经常被欺负,还会被叫做“怪物”、“外星人”。
![]()
麦野丢失的一只鞋,是因为他在路上时,发现星川赤脚走路,于是分给了星川一只。
麦野跳车,也是因为星川在后面等他。
![]()
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星川好,却不明白这为何难以启齿。
妈妈的质问他无法回答,只能脱口而出一句:保利老师。
也是这句话,让事件越来越复杂。
![]()
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得以一窥事件的全貌。
但身处其中的人们,却都在被折磨着困扰着。
直到一场台风到来,两个孩子失踪了。
何为怪物
![]()
“怪物”是电影的片名,也是电影贯穿前后的主题。
何为怪物?
是枝裕和导演接受采访时说:
“无法描述自己心中萌发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他们会把它命名为怪物。”
![]()
对于某些父母而言,孩子是「怪物」。
这个词在片中正式出现,是星川爸爸的口中。
星川爸爸觉得「星川的大脑不是人脑,是个猪脑」,打算把他变回人类。
![]()
用什么方法呢?
暴力,用暴力强迫星川说他认为正确的话,正确的事。
PUA,对星川说,治好了「病」,妈妈就会回来。
![]()
用学校领导的角度来看,家长是「怪物」。
家长都是无理取闹的,老师是微不足道的,一切有损学校形象的事都是该死的。
![]()
所以在早织去学校投诉时,学校高层照本宣科的处理。
他们不想探寻真相,因为内心早已认定是家长找茬。
默认这是单亲母亲对儿子的过度保护。
![]()
看似为学生着想,实则毫无人情味。
甚至校长本人主动利用早逝孙子事件作为缓冲带,将照片摆放在显眼易落位置。
全是利益,没有共情。
![]()
![]()
不管是星川父亲还是学校高层,美其名曰都是为了孩子好,实际呢?
只是妄图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或掩埋问题,或转嫁问题。
这也是导演对日本社会的无声控诉。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
学校的问题变成了保利老师的问题,父亲的教育问题变成了星川自己的问题。
![]()
还有流言,更是「怪物」。
起初,因为女性酒吧大楼的一场大火,保利老师恰好路过。
于是流言慢慢就演变成,保利老师常去女性酒吧光顾。
最终,这成了早织妈妈攻击保利老师的一大利器。
![]()
再加之霸凌学生的「丑闻」,他被钉上耻辱柱难以翻身,女友也头也不回的离他而去。
保利老师屡次想寻求真相,但总是弄巧成拙。
![]()
但保利老师真就如此无辜吗?
也未必。
他看似是个好老师,会叮嘱学生早回家,会觉得学生不对劲而去家访。
但他好像都是为了当一个表面好老师而做这些事。
他只负责解决水面上的波纹,至于水面下的汹涌,他看不见。
![]()
他有很多次离真相很近很近,但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认定麦野湊是霸凌者。
在教室里阻止麦野失控时,他不小心打到了麦野的鼻子导致出血。
他不送麦野去医务室,而是直接要求麦野给同学们道歉。
这之前发生了什么,他一概不查,就认定是麦野的错。
![]()
在星川的鞋子丢了时,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去翻麦野的书桌。
没找到才去找的垃圾桶。
教书育人,应当有教无类,怎能先入为主?
![]()
再看保利老师的教育方式。
在体育课练习叠罗汉时,麦野是最底层,每次失败后保利老师会笑着说:
「这样还说自己是男人吗?」
![]()
单看这一句也许没什么,但结合第一幕麦野刚出家门时早织的叮嘱。
「最底下的孩子是队形的基础,要坚持。」
或许他在家里已经同母亲试探的提过这件事,但母亲只叫他坚持。
在秘密基地时,两小只谈论到保利老师时,也猜到了他的反应。
这里也预示了,麦野和星川的问题,无人可求助。
![]()
![]()
![]()
再往深入看,对于麦野湊来说,「怪物」是什么?
当观众将三幕的时间线串联,便会发现,麦野湊的每一次失控,都与星川有关。
最初,麦野湊在家中将头发剪掉,是因为早些时间在器材室里,星川摸了他的头发。
这里有两种解读,一种是他怕星川的「猪脑」传染给他。
另一种是,他已经隐隐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暗潮,但很害怕。
![]()
![]()
后面他在教室中失控,打砸同学的桌椅物品。
也是因为,班上的同学在霸凌星川。
这一幕,同学们口中喊着星川是怪物,但实际上,霸凌者才是怪物。
![]()
他们只是因为麦野湊和星川说了一句话,就迫不及待的拉拢麦野成为霸凌的同盟。
还轻飘飘的说一句「这只是恶作剧」,来减轻作恶的罪恶感。
在错误之沟渠中,盲从就是一种罪。
![]()
这里下一幕就是一个对比。
星川和女同学们一起进教室,看到脏兮兮的书桌时,女同学和他一起整理。
旁边的霸凌组见不得星川有同盟,于是言语嘲笑女同学脸上的痣,还逼迫星川一起说。
但星川只是轻巧地说:我不能说瞎话。
什么才是男子汉?我想不必多言。
![]()
![]()
女同学敢上前帮星川,可麦野湊却不敢。
他只能以更大的暴力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帮星川解围。
![]()
这里,镜头给到了一旁的星川。
该怎么解读他此刻的眼神呢?
是平静的眼眸中乍起波澜。
也许他早已对周遭的霸凌能做到平静以待,但却不忍朋友的挣扎。
![]()
好在,两个人互相懂得彼此。
所以他们在回家的小路上,能够互说抱歉。
“对不起,我没能阻止他们。”
“对不起,我不能帮你解释。”
但该道歉的,不是他们。
![]()
成为怪物
![]()
《怪物》被评为戛纳长片酷儿棕榈奖。
但导演在采访中回答过——
“这不是一部专门针对LGBTQ的作品,而是描写少年内心矛盾的故事,在谁的心中都有可能发生。”
这部电影关于原生家庭,关于校园霸凌,关于性别认知。
且全员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都是「怪物」。
![]()
还有讽刺那些三人成虎、众口销铄的时刻。
不同视角,事实有可能完全相悖,在公共叙事中,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
片中还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极深。
台风天,森林里随时有塌方的危险,所有人都在紧急撤离。
保利老师和早织妈妈冒险进山寻找两个孩子。
他们找到了两人的秘密基地,在火车头的上方看到一处玻璃。
保利老师和早织努力擦啊擦,试图找到两个孩子的一丝踪迹。
但只能透进去一丝光亮,又很快被泥水铺满。
![]()
这个镜头和他们的最终逃离,形成了对比。
还有一个对比,是开头的火灾,和结尾的大雨。
最终。
是他们两人自己跑出了那片黑暗。
![]()
只是细思极恐的是。
一个是让酒吧燃烧殆尽的纵火少年。
一个是让老师身败名裂的撒谎少年。
始于怪物,终于怪物。
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