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
1985年11月底,当时上海的最高建筑——上海国际饭店楼顶亮起了霓虹灯,“东芝TOSHIBA”几个大字闪烁。
1949年之后,上海第一个外商广告出现了。
这种突然而来的变化,随即引发了一场席卷上海的争论,信件像雪片一样寄往上海柿委、柿证府。
有人说:“在上海最高的楼上竖起外国人的广告,上海不是又成了半殖民地了吗?广告是资本主义的特有手段,在上海做广告,到底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呢?”
还有人“感到忍无可忍”,扬言要去扒掉广告。
1986年4月11日,《文汇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有感于一则广告的争论》的文章,其中说:“让外商到中国来做广告,并不涉及国家主权这样的政治问题;民族自信心的强与弱,同外商广告的多与少、突出与否,并无必然联系,如果连一则外商广告都接受不了,又怎么能采取灵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来上海呢?”
牛鬼蛇神都上台了
1986年5月9日晚,《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穿一件半长褂,背一把破吉他,两裤脚一高一低地蹦上舞台时,台下观众还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
音乐响起,崔健唱出:“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一曲《一无所有》终了,全场狂热,只有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无法忍受,他愤然离场,并且大骂:“你看看你看看,这些牛鬼蛇神都上台了!”
没有永远的执政谠
1986年3月,蒋经国下令成立“政冶革新小组”,研究政冶体制改革问题。
1986年9月,蒋经国表示要解除实行38年的戒严令,开放谠禁,开放报禁。9月28日,台湾第一个反对谠——民主进步党成立。
情报治理部门立即呈上“反动分子”名单。
蒋经国未批,淡淡地说道:“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
1986年10月10日,蒋经国发表要对历史、对同胞、对全体华侨负责的讲话后,指示修订“人民团体组织法”、“选举罢免法”、“国家安全法”,随即开启了台湾的抿主宪证之门。
马英九在听到蒋经国亲口说要开放党禁、报禁时,感觉就像是“被一股我们正在创造历史的电流当即击中”。
但其他国民党要人纷纷质疑,“国策顾问”沈昌焕说:“这样可能会使我们的谠将来失去证权!”
蒋经国回答:“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谠。”
就像进了女澡堂子
1988年12月22日,“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回忆,那天下着雪,中国美术馆前买票的队伍蜿蜒一里多长,原定两毛钱的门票暴涨了十倍。
观众排队时心情急切,看画时,却不敢驻足直视。画家杨飞云的作品《十九岁》前,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后排的人踮起脚尖,啥也看不清。观众们的眼神里,有新奇、震惊、羞怯与愤怒。
一个戴大皮帽的中年男人晃着肩膀从美术馆大厅中挤出来,满脸潮红,叨念着:“他妈的,像进了女澡堂子!”
辱华了!
《红高粱》捧得1988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后,一个南京的老同志写信给西安电影制片厂和中央,要求禁演《红高粱》,因为它是反动电影,是“诋毁祖国,诋毁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还有人写批评文章说,“《红高粱》是一部丑化、糟蹋、侮辱中国人的影片,它只能得到外国人的赏识”。
影片拍摄地——山东省高密县——的一些农民上访,抗议影片丑化中国老百姓。
2012年,《红高粱》原著作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在山东省高密县的故居,随即成为热门景点,竟然一点都不“辱华”了。
赞(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