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美国已敲定对俄罗斯新制裁 就看川普是否批准 路t社引述3名美国官员和1名知情人士报导,美国官员已经敲定对俄罗斯的新经济制裁措施,包括银行和能源项目,以加强施压莫斯科接受美国总统川普为结束俄乌战争所提的方案。
其中1名美国官员透露,新制裁的对象包括俄国国有能源业巨擘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以及俄国自然资源业和银行业的数家大型实体。此外这名官员未提供进一步细节。
这套制裁方案是否会得到川普(Donald Trump)的同意,仍存在许多变数。川普先前的言论和行动似乎站在莫斯科一方,但在俄罗斯总统蒲亭(Vladimir Putin)对他提议的停火及和平谈判嗤之以鼻后,川普的态度已转为失望。
根据知情的消息人士说法,美国国家安全会议(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正在努力协调出一系列对俄罗斯更具惩罚性的行动”。但这名人士强调:“这必须由川普来批准。”
另名美国官员也附和说:“决定权完全在他(川普)身上。”
对于这些消息,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发言人修伊特(James Hewitt)表示:“(川普)总统从一开始就清楚表明他会努力达成(俄罗斯与乌克兰)全面彻底停火。...对于进行中的协商相关细节,我们不予置评。”
美方制裁的主要执行单位美国财政部,则未回应置评请求。
美国
美批准对乌3亿美元军售,提供F-16战机训练与零件美国国务院2日宣布,已正式通知国会批准一项对乌克兰的军售案,内容涵盖F-16战机的装备维修与训练服务,总金额高达3亿1050万美元。这项军售案旨在强化乌克兰空军战力,协助其因应俄罗斯持续的军事威胁。
根据《法新社》报导,美国国务院发出的声明指出,「此项军售将增进乌克兰因应当前及未来威胁的能力,确保飞行员获得有效训练,并提升与美军的相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事实上,乌克兰在2024年中期已接收首批F-16战机,该批武器是在前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同意支援基辅后交付。
在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批评拜登对乌提供过多军事及经济援助的背景下,川普政府如今拍板这项军售案,外界也解读双方关系正在逐步回暖。据了解,这笔军售的费用将由乌克兰自行支付。
不仅如此,美国与乌克兰在4月30日还签署一份协议,未来双方将合作设立联合基金,开发乌克兰境内的矿产资源,显示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化。
然而,F-16战机交付后并非毫无代价。乌克兰官方上月证实,一名F-16飞行员在战斗中不幸殉职,成为自引进该型战机以来的第二起坠机死亡事件。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年3月宣布,基辅即将获得新一批F-16,但尚未透露具体数量。
美国
川普宣布取消哈佛大学免税地位:他们活该! 美国总统川普稍早在他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宣布将撤除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并语带强硬表示:「这是他们活该!」
根据路t社的报导,川普尚未明确指出何时开始实施。报导指出,哈佛方面尚未对此发言做出任何回应。
其实早在先前,川普就曾威胁,若哈佛不配合联邦政府一系列改革要求,便将考虑终止免税地位,也因此让川普与这所顶尖名校的矛盾加剧。
据悉,哈佛最近收到一份政府清单,内容包括关闭校内多元化机构、协助移民单位审查国际学生背景等项目,近日该份清单更扩及要求学校改革治理结构、人事政策与招生机制。哈佛是美国最具历史与财力的大学,曾孕育162位诺贝尔奖得主,脸书创办人祖克柏及八位美国总统皆出身于此校。
2023年,以哈佛为首的多所大学院校陆续爆发学生示威活动,抗议以色列与哈玛斯在加萨的战事,不少示威场面激烈,甚至引发与警方之间的肢体冲突。
川普政府对此强烈批评,从哥伦比亚大学开炮,质疑校方在处理挺巴勒斯坦抗议上的态度。他也曾在贴文中指控哈佛推广所谓的「意识形态与恐怖主义启发」,扬言若学校不改变,将面临取消免税资格的后果。
川普将这些校园运动定调为「反美、反犹太行为」,并表示将考虑切断对拒绝配合的学校的联邦资金与合约。
美国
美国务院:总统将决定是否退出俄乌战调解周五(5月2日),美国国务院澄清媒体对川普(特朗普)政府退出俄乌战调解的报导,并表示总统将决定是否以及何时退出。
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Tammy Bruce)在社交媒体X发帖澄清说,很多媒体扭曲报导了她之前对俄乌战的表态。她表示,即便美国退出目前的俄乌战和平谈判框架,也不意味着川普政府放弃乌克兰。
“事实是这样的:国务卿卢比奥表示,如果俄乌谈判没有具体进展并达成解决方案,美国将不再担任调解人。是否以及何时发生这种情况将由总统决定。”她写道。
“我们正在推动双方取得真正的进展。”她补充说。
同时布鲁斯还附上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布鲁斯说:“国务卿多次表示,我和总统也说过,如果(和平谈判)没有进展,没有一个真正的、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解决冲突,那么我们的角色将会改变。一些媒体报导称,这是美国放弃乌克兰或放弃(和平谈判)进程,这是不正确的。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这取决于总统和国务卿的决定——如果我们现在看不到进展,进展如何取决于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那么我们就会采取不同的姿态。目前,我们当然是调解人,我们一直出于正当理由在世界各地奔走——这关乎结束这场骇人听闻的灾难性冲突。
“但如果双方之间没有进展,那么我们将退出这一框架下的调解人角色。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停火愿望,也不意味着我们停止尽我们所能去促成这一框架或结束冲突的努力。”
美国
惊!川普铁杆盟友喷白宫背信弃义 基本盘恐不保 这篇发言来自美国联邦众议员马乔丽·泰勒·葛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可视为保守派内部对川普政府现状的一次罕见而激烈的公开批评。
她所表达的愤怒并非出自民z党或主流媒体,而是来自长期铁杆支持者对“选前承诺未兑现”的失望。
葛林痛斥政府正背离保守派核心价值,涵盖多个方面:反战、财政保守、反跨性别政策、疫苗监管、司法改革、教育政策、选举诚信等。
她明确指出美国应远离乌克兰战争与地缘资源争夺,而不该耗费巨资“替他国开采矿产”。在内政方面,她对mRNA疫苗持续存在、安全监管缺失表示极大愤怒,并批评共和党未能有效推动预算削减和控制政府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葛林的发言中强调——如果连她这样坚定的保守派都感到沮丧,那么川普基本盘已经严重动摇。
这番话对于共和党来说是一记警钟,也预示着党内某些原教旨保守派势力对当前路线可能将发起更多挑战。
乌克兰
泽连斯基称“无法确保出席俄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 在5月9日俄罗斯胜利日临近之际,围绕临时停火的外交攻防愈演愈烈。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从5月8日至11日的三天停火,作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象征,并希望乌克兰方面同步响应。
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拒绝了这一提议,称这更像是一场“戏剧表演”,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和平进程达成任何实质共识。
他坚持至少30天的全面停火,强调这才是为实现真正谈判所需的最低条件。
泽连斯基还直言,乌方无法保证各国领导人在莫斯科参加阅兵时的安全,这一言论引发俄罗斯方面强烈反应。
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x梅德韦杰夫公开警告,若胜利日当天发生袭击,“没人能保证10日基辅会发生什么”,明显带有威胁意味。
俄外交部则批评泽连斯基的言论是“对世界领导人发出的直接威胁”,指责乌方企图破坏和平努力。
此外,泽连斯基还提及日前在梵蒂冈与川普的会谈,暗示美方在乌克兰立场上出现微妙变化,但未透露具体内容。
当前局势下,乌克兰坚持不接受象征性停火,而俄方则利用阅兵日的国际关注试图掌握外交主动,双方在战场和外交场域都寸步不让,使得局势进一步紧绷。
乌克兰
号称全球首例!乌海上无人艇击落俄苏恺-30战机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今天(3日)表示,乌克兰利用无人艇发射飞弹,击落了俄军一架苏恺-30(Su-30)战机,并称这是全球首例以海上无人艇击落战机。
根据GUR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声明指出,这架战机2日在黑海沿岸俄罗斯主要港市诺沃罗西斯克(Novorossiysk)附近的水域,被一个名为“第 13小组”(Group 13)的军事情报单位击落。
在历时3年的全面战争中,面对规模更大、资源更丰富的对手俄罗斯,兵力和火力都处于劣势的乌克兰转向透过空中和海上无人机作战,来反击俄军的攻击。
乌克兰的海上无人艇无论在价格或体积上,相较于传统舰艇都更具优势,并对俄罗斯黑海舰队造成严重破坏。
乌克兰此前曾宣称,在去年12月利用同一款海上无人艇发射飞弹,击落了一架俄罗斯军用直升机。
俄罗斯
俄黑海重镇遭乌军无人机攻击,进入紧急状态 尽管美国总统川普积极斡旋俄乌和平,并于近日促成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署,但冲突各方并未展现出真正止战的意愿,使局势愈加紧张。
5月3日,乌克兰军方以无人机突袭俄罗斯黑海重要港口城市诺沃罗西斯克,造成数座谷物储存设备与民用设施受损,至少5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重伤女性与两名儿童。市长克拉夫千柯随后宣布该市进入紧急状态。
克拉斯诺达边疆区行政首长康卓叶夫也证实,攻击中有三座粮食仓储设施遭无人机击中,引发区域安全警戒。
与此同时,俄军也于2日晚对乌克兰北部城市哈尔科夫展开大规模无人机攻势,造成47人受伤。
据乌克兰空军统计,俄方发射了183架自杀式无人机,并动用热压弹与弹道飞弹,意图制造更大规模的破坏与恐慌。
哈尔科夫市长泰芮可夫称,攻击波及该市12处地点,带来猛烈爆炸与火势。尽管乌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表示愿意响应美方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但也强调乌军将对俄方一切攻击做出回应。
这一态度表明,除非俄罗斯方面首先展现实际止战意图,基辅难以作出单方面让步。持续的交火与攻防,让川普一再呼吁的“即刻停火”仍停留在纸面,和平愿景面临严峻考验。
德国
德国选项党被定为极右翼 美国务卿怒斥“暴政” 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近日正式将右翼政党“德国选项党”(AfD)整体定性为极端组织,引发国际关注,尤其是来自美国高层的强烈反弹。
宪法保卫局指出,选项党以族群与血统为核心的“人民观念”与德国z由民z秩序根本冲突,并称该党使用仇恨与煽动性言论破坏民z制度,旨在系统性地排除特定群体的平等参与权。
这一认定赋予当局更大监控权限,也为未来可能的政党取缔行动铺平道路。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卢比奥随即批评德国此举是对反对派的政治打压,称这是“披着民z外衣的暴政”,将德国比作重建“柏林墙”的政权。
对此,德国外交部强硬回应称,这是基于独立调查后做出的合法决定,强调维护宪法的重要性,反驳了美方干涉内政的言论。
德国选项党近年来因移民问题崛起,民调支持率直逼执政党联盟,尽管各主流政党拒绝与之合作,其影响力仍不断扩大。
宪法保卫局的这一极端定性可能成为推动取缔行动的重要转折点,但德国法律对解散政党设有极高门槛,后续仍存不确定性。事件凸显德国在维护民z秩序与捍卫政治多元之间的激烈拉锯,也显现跨大西洋盟友在价值观和言论z由理解上的分歧。
印度
印度下令全面禁止巴基斯坦商品进口 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袭击事件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急遽恶化。印度政府周五(5月2日)宣布,禁止所有来自或经由巴基斯坦的商品进口。
印度对外贸易总署(Directorate General of Foreign Trade)在公告中表示,此项进口禁令即日起生效。
“此项限制是出于国家安全与公共政策的考量而实施的。”公告中指出,任何例外情形须经政府事先批准。
这起外交冲突的导火线,是4月22日发生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山区观光地——帕哈尔加姆(Pahalgam)的一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丧生,死者多为游客。
印度政府指控巴基斯坦涉入此次袭击,巴方则予以否认,并声称拥有“可靠情报”显示印度打算采取军事行动。
自袭击发生以来,印度陆续宣布多项反制措施,包括暂停执行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水协定》,取消巴基斯坦国民的签证、驱逐巴方外交人员,并限制巴基斯坦班机进入印度领空。
澳洲
澳洲总理艾班尼斯赢得大选 英相施凯尔发文恭贺澳洲今天国会大选正持续计票,当地媒体预估工党胜出并会继续执政,英国首相施凯尔在社群媒体恭贺澳洲总理艾班尼斯领导工党胜选,还说英澳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密切」。
施凯尔(Keir Starmer)于社群媒体X平台发文:「我知道我们会继续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努力。」
贴文还赞扬英澳两国的防务合作、对乌克兰援助,以及他们与美国之间的「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澳洲媒体报导,依据大约61%计票结果,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领导的工党(Labor Party)可望在众议院150席中拿下过半86席,z由党/国家党联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仅有41席。
艾班尼斯稍早已经发表胜选演说,矢言要带领国家度过全球不确定性的艰难时期,他的执政团队「将带着新的希望、信心和决心承担起重任」。
韩国
竞选韩国总统 前劳动部长金文洙获执政党提名 周六(5月3日),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全党大会上宣布,前劳动部长官金文洙(Kim Moon Soo)以56.53%的得票率当选该党第21届总统大选候选人。
韩国大选将在6月3日登场。届时,金文洙将与z由派候选人李在明(Lee Jae-myung)对决。
现年73岁的金文洙曾担任韩国人口最多的京畿道知事,并三度当选国会议员。他也是一名劳工活动家,在上世纪70—80年代领导了韩国的民z化运动,并于1990年代加入保守党。2024年7月获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提名为劳动部长。
6月3日大选旨在选出保守派总统尹锡悦的继任者。去年12月3日,尹锡悦在宣布短暂戒严令后遭到弹劾。
金文洙反对国会对尹锡悦的弹劾,但他表示,尊重宪法法院于4月初作出的罢免尹锡悦总统职务的裁决。
在韩国总统尹锡悦遭弹劾下台后,金文洙获得泛保守阵营支持,在4月9日加入国民力量党,与韩东勋、安哲秀、洪准杓等人竞争党内候选人提名。
国民力量党前党魁韩东勋是金文洙在党内决选中的唯一竞争对手。他以43.47%的得票率输给金文洙。
韩东勋曾担任尹锡悦政府的首任司法部长。他与z由派反对党联手投票推翻了尹锡悦发布的戒严令,并支持对他的弹劾。
李在明是本次大选的热门人选,但他面临5项涉及腐败等罪名的刑事审判。
最近,韩国最高法院裁定,将重新审理对李在明违反选举法的指控。这给李在明的竞选之路增添了新的变数。
新加坡
新加坡大选:执政党 “人民行动党” 大幅领先获胜 在5月4日揭晓的新加坡全国大选中,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大获全胜,赢得97席中的87席,得票率达到65.57%,较上届大选的61.24%进一步提升。
这场选举是新总理黄循财首次以党秘书长身分带队迎战全国选民,也是人民行动党第四代领导班底的首次正式全国考验。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动荡背景下,新加坡选民显然选择了延续稳定的路径。反对党工人党维持其10席阵地,并未进一步扩张。
新总理黄循财接班自李显龙之后,面对川普重返白宫后可能带来的贸易挑战,此次大选中,他特别强调获得选民强力授权,以带领新加坡度过关税波动带来的经济冲击。
选后黄循财与李显龙共同致词,感谢选民支持,承诺继续为国家与人民努力。尽管反对党试图借经济压力振兴声势,但人民行动党作为新加坡政坛稳定的象征,依旧获得多数选民信任。
在本地议题主导的选情中,经济、生活成本和公共治理仍是选民关注焦点,而人民行动党再次稳固其执政基础,也预示着黄循财将继续推行既定政策路线,引领新加坡应对未来挑战。
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