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榴社區
» 您尚未
登錄
註冊
|
搜索
|
社區服務
|
银行
|
邀请注册
|
幫助
社區服務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谭嗣同被捕后,妻子哭喊:想为你生个孩子,他的回答尽显君子风采
回帖
發布主題
本頁主題:
谭嗣同被捕后,妻子哭喊:想为你生个孩子,他的回答尽显君子风采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我本英雄
級別:
精靈王 ( 12 )
發帖:
1067
威望:
1675 點
金錢:
46221 USD
貢獻:
31851 點
註冊:
2014-07-04
資料
短信
推薦
編輯
谭嗣同被捕后,妻子哭喊:想为你生个孩子,他的回答尽显君子风采
1898年,谭嗣同被慈禧关押在监狱中,妻子李闰买通狱卒终于看到了谭嗣同,李闰哭喊着:“就让我给谭家留个后”。谁料,谭嗣同随后说的一句话直接震惊所有人!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代热血青年谭嗣同被慈禧下令关进监狱,等待死刑。这个34岁的改革先锋,满腔抱负却身陷囹圄,令人唏嘘。妻子李闰不惜买通狱卒,终于得以探视丈夫。她满心悲痛,哭着恳求为谭家留下血脉。然而,谁也没想到,谭嗣同接下来的回应竟让所有人瞠目结舌。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它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情怀与信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看看这位英雄的内心世界。
谭嗣同,字复生,湖南浏阳人,生于1865年,是晚清时期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不是那种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而是满脑子救国救民想法的热血青年。当时清朝积贫积弱,列强欺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898年,戊戌变法启动,他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起推动改革,希望让国家强起来。可惜,好景不长,变法才推行百来天,就被慈禧太后带头的老派势力给掐死了。谭嗣同作为核心人物,自然逃不过被抓的命运。
他被捕时其实有机会跑。当年变法失败后,有人劝他赶紧出国避风头,毕竟日本使馆都愿意帮忙。可谭嗣同硬是没走,他觉得自己得留下来,用性命唤醒国人。他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这话听着挺硬气,也挺悲壮。这份觉悟,放到今天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1898年9月,谭嗣同被押进北京菜市口附近的监狱。那时候,慈禧已经铁了心要杀他,处决的日子都定下了。就在这生死关头,他的妻子李闰出现了。李闰是谭嗣同的原配,俩人感情不算特别浪漫,但也算相濡以沫。她知道丈夫大限将至,心里又急又痛。听说谭嗣同被抓后,她四处奔走,最后花钱买通了狱卒,总算见到了丈夫一面。
李闰见到谭嗣同,悲从中来。她不是那种只会哭哭啼啼的女人,但面对丈夫的处境,谁能不崩溃?谭家到他这代就剩他一个独苗,眼看就要断后,她心里那份责任感压得她喘不过气。于是,她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在最后时刻为谭家留个后代。这话听着简单,可背后是多大的无奈和牺牲啊。搁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说出这话,得有多大的勇气。
关键时刻来了。面对李闰的恳求,谭嗣同没有犹豫,也没有动摇。他平静地回了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话一出,满场震惊。这不是什么浪漫的情话,也不是对妻子的安慰,而是他对自己信念的坚定表白。他用这句诗表达了视死如归的豪情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我愿意笑着面对死亡,肝胆就像昆仑山一样巍峨,哪里还顾得上儿女私情?
这句诗其实是谭嗣同在狱中写的绝命诗的一部分,完整版是他在被处决前留下的。他把个人生死抛在脑后,把国家兴亡看得比什么都重。李闰的请求是人之常情,可谭嗣同的回答却超出了常人的格局。他不是不爱妻子,而是他的爱早就献给了更大的理想。这份胸怀,直接把在场的人都震住了,连狱卒估计都得愣半天。
谭嗣同这话一说,算是彻底断了李闰的念想。有人可能会觉得他冷血,可细想想,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他不是那种贪生怕死的人,也不是只顾自己小家的人。戊戌六君子被杀,他是其中之一,死的当天是1898年9月28日。临刑前,他还很淡定,甚至跟刽子手开玩笑说:“痛快点,别让我受罪。”这气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他的死,不是白死的。谭嗣同用性命给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他的血,算是唤醒了不少沉睡的国人。后来辛亥革命成功,清朝被推翻,跟他这种人的牺牲脱不了干系。他虽然没留下子嗣,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却影响了无数后人。这比留个后代,意义大多了。
李闰呢?丈夫死后,她一个人守着谭家的空房子,过得挺凄凉。史书上没太多她的记载,但能想象,她后半辈子估计都在怀念那个倔强的男人。至于谭嗣同,他的名字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响亮的符号。他用行动告诉大家,改革不是喊喊口号就行,得有真刀真枪的勇气。
说到影响,谭嗣同的死直接点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后来不少革命者都拿他当榜样,他的诗也被传颂了好多年。那句“去留肝胆两昆仑”,到现在听起来还是那么有力量。放到今天,他这种为理想豁出去的精神,照样能让人热血沸腾。
回头看这段历史,谭嗣同的选择让人既敬佩又感慨。那时候的清朝,腐败得没法说,慈禧掌权后更是把国家往沟里带。谭嗣同他们想变法救国,可惜碰上这么个顽固的对手,失败几乎是注定的。但话说回来,要是没有他这种人站出来,中国的觉醒还得推迟多少年?他的牺牲,换来了后人的一点希望,这买卖算下来,也不算亏。
再说李闰,她的要求其实挺接地气的,谁不想给自己家留个根?可谭嗣同硬是把这事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这种大格局,不是谁都能懂的。搁现在,可能有人会说他太理想主义,可那时候的中国,不就缺这种理想主义者吗?
赞(9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04 14:4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7-17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