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川普一改先前说法 否认寻求总统第3任期 根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今天发布的专访片段,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受访时表示,他并未认真考虑寻求总统第3任期。
法新社报导,川普接受NBC新闻访谈节目「会晤新闻界」(Meet the Press)主持人维尔克(Kristen Welker)专访时指出:「这(寻求连任)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川普还说:「我希望度过辉煌的4年,然后交棒给某人,理想情况下是交给一位伟大的共和党人,由一位伟大的共和党人来发扬光大。」
此外,主持人也问川普他是否认为自己需要维护宪法,川普回答说:「我不知道。」
当主持人问及美国公民和非公民是否都应享有美国宪法规定的正当法律程序时,川普回应说:「我不是律师,我不知道。」
川普先前曾在受访时,被问及是否寻求总统第3任期。他当时回答说:「我不是在开玩笑。」
美国
川普:不会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让其解职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表示,他不会在美联储主x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2026年5月任期结束前将其解职,并再次呼吁美国央行降息。
在周日(5月4日)播出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克里斯汀‧韦尔克会晤新闻界》(Meet the Press with Kristen Welker)节目中,川普表示,鲍威尔不是他的粉丝,但他预计美联储会在某个时候降息的。
川普在上周五于佛罗里达州录制的这段采访视频中表示:“嗯,他应该降息。在某些时候,他会的。他宁愿不降,因为他不是我的粉丝。你知道,他就是不喜欢我,因为我觉得他完全是个呆板的人。”
当被问及是否会在鲍威尔2026年任期结束前将其撤职时,川普做出了最明确的否认。他说:“不,不,不。这完全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有一段短短的时间,我就可以换人了。”
川普在周日节目中发表的评论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一个迹象,表明他将让鲍威尔继续留任。上个月,川普曾加倍批评鲍威尔,并警告有可能让这位美国央行负责人提前下台,因为他希望美联储能在美国与其它国家进行关税战之际降息,以缓解美国经济的压力,但鲍威尔基本上拒绝了川普的要求。
4月2日,川普宣布将对大多数国家征收10%的关税,并对许多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关税。几天后,他宣布把针对绝大多数国家的对等关税暂停90天,但仍保留了对一些国家的关税。
川普政府目前正与超过15个国家就贸易协议进行谈判,以避免更高的关税。官员们表示,第一份协议可能很快就会宣布。
美国
川普扮教宗?AI图像与政治算计 川普近日在其“真实社群”平台发布的一张身穿教宗袍、坐于金色宝座并高举右手的AI图像,在毫无上下文说明下迅速引发全球舆论风暴。
这张照片不仅挑战了宗教象征的边界,也揭示了川普善于操控视觉符号与政治情绪的深层策略。
图中川普仿佛化身为天主教的精神中心,其姿态与服饰高度模仿教宗,意在向特定保守选民群体传达他是“神拣选之人”的象征意义。
对福音派与右翼民众而言,这种视觉表达强化了川普作为“超越体制的领x”印象,但也立即引发天主教社群的反弹与指责,被认为是对信仰的亵渎。
更具政治意图的是,这张图同时试图对拜登的天主教身份进行边缘化暗示,讽刺其与教会在堕胎等议题上的对立;同时也体现川普对体制宗教的挑衅姿态。
图像不只限于川普平台,甚至被白宫“X社群”官方账号转发,使这项个人表达转化为国家层级的政治话题。
从操作角度看,此图完成了凝聚选民、引导舆论、制造冲突的多重功能。结合他当日在阿拉巴马大学的演说可见,川普擅于在温情与争议间切换叙事节奏,通过AI图像掌控议题走向,也突显当代政治在深伪与信仰操弄中的危险趋势。
乌克兰
泽连斯基访问捷克并继续与普丁隔空喊话5月4日正在捷克访问的乌克兰总统泽连连基表示:与俄罗斯进行的超过3年的战争随时可能停火,他并呼吁基辅的盟国向莫斯科施加更大压力予以实现。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的影片中表示:俄罗斯具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让俄乌战争以符合俄方要求的合理结局收场,但他希望无须动用核武。
据路透社报导,泽连斯基在布拉格和捷克总统帕维尔(Petr Pavel)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中指出,除非施加更大压力,否则克里姆林宫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会采取任何实际作为结束这场冲突。
他告诉记者:“我们相信,如果不增加压力,俄罗斯不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结束战争。俄罗斯对美国全面停火的提议置之不理,今天甚至是第54天了。” “我们相信停火随时都有可能,甚至今天就开始,而且至少应该持续30天,才能为外交提供真正的机会。”
自俄罗斯于2022年入侵乌克兰以来,捷克政府一直是基辅的强力支持者,并主导一项向乌克兰提供大口径弹药的倡议,至今已交付逾100万枚炮弹。在这项倡议下,捷克方面运用自身在外交、商业及产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全球寻觅大口径弹药,并在北约组织(NATO)盟友资助下运至乌克兰。
泽连斯基出访前在社群媒体平台X发文说,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外交会谈做准备,目的是寻求国际伙伴协助促使俄罗斯停火。泽连斯基上次访问布拉格是在2023年7月。
泽连斯基也说,他日前在教宗方济各丧礼场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商议防空系统和对俄制裁。他指出,双方认为俄乌实施30天停火是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正确第一步。
普京则在上周宣布将于5月8日到10日停火3天,以纪念苏联及其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泽连斯基则表示,这样的作法毫无意义,并呼吁按照美国3月的提议,至少无条件停火30天。
据路t社报导,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拍了一部关于普京担任俄国最高领导人25年的影片,题为“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普京、25年”,普京是继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之后,在任时间最长的克里姆林宫领x。
一位记者在片中询问普京关于俄乌战争引起核升级的风险,普京回答说:“他们想要挑衅我们,让我们犯错。没有必要使用那些武器…我希望不会需要动用它们。”“我们具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让2022年开始(的战争)有合理的收场,且符合俄罗斯要求的结果。”
美国总统特朗普数周来持续表示,他对莫斯科和基辅当局无法达成终战协议感到失望,但克里姆林宫指出,这场冲突非常复杂,华府希望看到的快速进展很难达成。
俄罗斯
克宫促乌克兰明确回应普丁三天停火提议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周五(5月3日)呼吁乌克兰明确表态,对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提出的三天停火提议作出具体回应,并批评乌方回应含糊,且历史观错误。
普京日前宣布,为纪念苏联及其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俄方将于5月8日至10日单方面实施72小时停火,以表达尊重与纪念。
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拒绝该提议,认为短暂停火毫无实质意义,并重申唯有至少30天的停火才有助于推动和平进程。他同时警告,鉴于战事仍持续,乌方无法保障任何前往莫斯科参加5月9日阅兵式的外国政要安全。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回应称,泽连斯基的言论构成“威胁”。俄罗斯安全会议副Z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更在Telegram发文警告,若乌克兰于胜利日对莫斯科发动袭击,基辅的安全亦将无法保障。他写道:“(泽连斯基)明白,如果胜利日当天发生真正的挑衅,没有人能保证基辅能撑到5月10日。”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则表示,普京提出停火的目的,是为了测试乌克兰是否真有意愿寻求和平解决方案。他强调:“乌克兰对此倡议的回应,将成为评估其和平意图的依据。我们期待清晰明确的立场,而非模棱两可的表态。尤其是在公共假期期间,应展现缓和冲突的诚意与行动。”
此外,佩斯科夫还对乌克兰士兵受邀参加英国主办的二战纪念活动表达不满,指责西方“扭曲历史”,淡化苏联的贡献。英国等西方国家则强调,活动旨在悼念所有对抗法西斯暴政的人,并表达对乌克兰捍卫z由的支持。
目前,俄乌双方在停火与和平谈判方面仍存在重大分歧。乌克兰坚持要求俄罗斯全面无条件停火作为谈判前提,而俄方则希望透过短期停火测试乌克兰的谈判诚意,并主张不设前提地直接对话。
随着5月9日胜利日的临近,双方在停火问题上的角力仍在持续,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局势发展。
德国
德国联邦议会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 俄罗斯外交官不受欢迎据德国电视二台报道:德国联邦议院将于5月8日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但俄罗斯外交官不受欢迎。一位前联邦议院议长对此做法表示怀疑。
5月8日,乌克兰大使和各国外交官将受邀参加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今年的纪念仪式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外交官却不受欢迎。
俄罗斯大使谢尔盖·涅恰耶夫不受欢迎,但他还是来了。他带来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和国旗颜色的花圈,花圈上的丝带上用金色字母写着“俄罗斯联邦大使馆”。他现在想发表演讲,但德国人不允许。
事实上,涅恰耶夫大使上周甚至被允许在纪念苏美军队在托尔高冲突 80 周年的活动中献上花圈,这是市政官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做出的让步。麻烦甚至在涅恰耶夫抵达之前就已经开始,当时俄罗斯人声称他们“接受了托尔高市的邀请”。但市政府澄清说,没有发出邀请。
德国外交部建议不要发出邀请。联邦外交部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准备的一份保密的书面行动建议中指出,“不邀请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代表参加纪念活动”。
莫斯科外交官也不得在 5 月 8 日联邦议院举行的纪念会上列席旁听。如果俄罗斯或白俄罗斯代表在德国国内活动中未经宣布就出现,机构可以自行决定并酌情行使驱逐权。
但真的有必要做出如此普遍和有约束力的要求吗? “我对此并不确定,”前联邦议院议长诺伯特·拉默特(Norbert Lammert,基民盟)在德国电视二台(ZDF)的节目《柏林直白》中说道。举办者对事态的把握“至少应与国家当局的指示一样有帮助”。
拉默特承认,负责人必须考虑到其他客人。尤其是受到俄罗斯侵略战争影响的乌克兰人,很难想象与现在的侵略者一起纪念二战结束。但另一方面,毫无疑问,无论目前事态如何发展,无论多么痛苦、多么压迫、多么残酷,战争受害者都有权得到尊重。
德国联邦议院邀请所有驻德国大使参加5月8日的纪念会,但不包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代表。
俄罗斯国家媒体对德国人的决定表达了愤怒和嘲笑。前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未被邀请参加联邦议院是“极其玩世不恭的行为”。“但是像伤寒蛆虫一样繁殖的班德拉纳粹分子却被允许前往。”
为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德国首都柏林将5月8日首次并一次性地定为柏林市的节假日。
以色列
以色列传徵召数万预备役军人将扩大对加萨攻势 以色列媒体今天报导,以色列对数万名预备役人员发出徵召令,为接下来扩大加萨军事行动做准备。另外,总理尼坦雅胡还将矛头对准卡达斡旋人员。
以色列国营媒体指出,安全内阁排定明天开会通过扩大对加萨的军事行动。
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组织「哈玛斯」(Hamas)2023年10月突袭以色列,引发以色列对哈玛斯控制的加萨发动反击。在各方斡旋下,双方停火协议今年1月19日生效。但协议破裂后,以军3月18日恢复在加萨的攻势。
1月的停火协议是由美国、埃及和哈玛斯政治办公室所在地卡达共同促成的。然而,近几周来,取得新协议的努力似乎停滞不前。
尼坦雅胡指控卡达「以模棱两可的言谈玩两面手法」。他在社群平台X贴文说,卡达必须「决定它要站在文明这一边,还是在哈玛斯野蛮的那一边」。
他补充说,「以色列将以正义手法,赢得这项正义之战。」
法新社点出,尼坦雅胡需要极右阵营支持,否则将丧失执政联盟,而在极右支持者施压下,他自以色列恢复加萨军事行动以来便日益喊话要持续战到底。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总统大选 右翼候选人有望获胜 罗马尼亚周日(5月4日)举行首轮总统选举。这个欧盟和北约成员国曾在去年11月举行了首轮选举,并且由一位右翼候选人胜出,但选举结果后来被取消,使该国陷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投票后的出口民调显示,右翼候选人乔治‧西蒙(George Simion)将在首轮选举中胜出。
在周日的首轮选举中,共有11位候选人角逐总统职位。总统大选的决选预计将于5月18日举行。
这是一场受到密切关注的选举,特别是右翼候选人乔治‧西蒙(George Simion)在大选中的表现。38岁的西蒙反对向邻国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批评欧盟领导层,并表示他支持美国总统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
投票站于当地时间周日上午7点开放,并于晚上9点关闭。根据中央选举局的统计,截至下午2点,已有510万人(约占合格选民的28.7%)进行了投票,有63万名选民在海外设立的投票站进行投票。
投票站在周日晚关闭后,随即公布的出口民调显示,西蒙以30-33%的支持率领先对手。尽管如此,他仍未达到避免5月18日举行决选所需的50%的门槛。需要注意的是,出口民调不是官方结果,也没有包括海外选民的投票情况。
罗马尼亚在去年11月24日曾举行了总统大选的首轮投票,当时右翼独立候选人卡林‧乔治斯库(Calin Georgescu)胜出,但乔治斯库被指控疑似在俄罗斯的干预下获得成功。法院随后裁定此轮投票结果无效,并取消定于12月6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罗马尼亚法院的裁决也引发了美国政府的谴责。美国副总统万斯指责罗马尼亚当局因为不喜欢选举结果而取消选举。
乔治斯库目前正在接受调查,并被禁止再度参选,这引发了民怨。他的接班人西蒙在民意调查中领先。
与欧盟许多国家一样,罗马尼亚的反建制情绪高涨。这主要是受到高通胀和高生活成本、巨额预算赤字以及经济低迷所推动。观察人士表示,这种低迷的情况增强了人们对乔治斯库和西蒙等右翼人物的支持。
印巴
印巴对峙升级 巴基斯坦试射弹道导弹 近期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升温。巴基斯坦周六(5月3日)宣布,成功试射一枚“阿卜达利”(Abdali)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射程约为450公里,此举进一步加剧区域安全疑虑。
此次试射正值两国关系高度紧绷之际。印度指控4月22日发生于克什米尔度假胜地帕哈尔甘(Pahalgam)的袭击事件与巴基斯坦有关,该事件造成26名印度游客丧生。巴方强烈否认涉案,并主张进行国际独立调查。双方近期不断展示军力,边境紧张局势持续升温。
“阿卜达利”导弹为巴基斯坦短程战术武器之一,具备核与常规双重打击能力。巴基斯坦军方表示,此次试射旨在验证导弹的导航精度与机动性,以强化部队作战准备。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与总理夏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对试射成功表示祝贺,并重申巴基斯坦致力于维持最低限度的威慑力量。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安全与战略分析师赛义德‧穆罕默德‧阿里(Syed Muhammad Ali)指出,“阿卜达里”名称取自历史上征服印度的穆斯林将领,象征意涵鲜明。他强调:“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这次试射的时机极具意义。”
印度方面亦同步升高军事准备。4月27日,印度海军完成一项长程反舰武器测试,凸显其精准打击能力。
前印度外交部政策顾问阿肖克‧马利克(Ashok Malik)认为,印度目前在国内外均取得道德制高点,虽不倾向全面开战,但具备进行有限且精准报复的空间与支持。
OPEC
听川普的话,8个OPEC成员国抛震撼弹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与盟国(OPEC+)当中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8个成员国今天宣布,6月产油量增加规模将较原本计划大幅提高。这恐怕会造成现已低落的油价进一步下跌。
法新社报道,OPEC+发布声明表示,有8个成员国6月每日产油量合计增产规模将由原本计划的13万7000桶大增至41万1000桶,与5月增产规模相同。这8国还包括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曼、哈萨克和阿尔及利亚。
挪威能源市场研究公司睿谘得能源(Rystad Energy)分析师李昂(Jorge Leon)表示:“OPEC+直接为石油市场投下震撼弹。上个月的决定已是敲响警钟,今天的决定则是释出确定信息,也就是沙乌地带头的这个集团正在改变策略,一改多年来减产作风,转为追求市占。”
他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改弦易辙,也将让这些国家有机会与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打好关系。
共有22个成员国的OPEC+直到不久前还在利用供应吃紧来推高油价,他们守住数以百万计桶储油。但川普在1月上任后不久,便呼吁沙乌地增产来让油价下跌。
OPEC+已在4月略为调降石油需求成长预估,理由是美国关税措施可能冲击世界经济。
墨西哥
墨西哥总统证实曾拒绝川普派兵进驻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周六(5月3日)表示,她曾拒绝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特朗普)提出的派遣美军进入墨西哥、协助打击毒贩的建议。
辛鲍姆在墨西哥城附近一所大学举行的公开活动中指出,川普曾在一次通话中提出此一建议,但她以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由,明确予以拒绝。
她强调两国可以合作,但“你在你的领土上,我们在我们的领土上。”,合作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她同时呼吁美方加强对流入墨西哥的非法武器的管控,认为这是双方安全合作的重点之一。
辛鲍姆的此番言论是为了回应《华尔街日报》5月2日发表的一篇报导。报导指出,川普于4月16日与辛鲍姆通话时,提出派遣美军进驻墨西哥协助扫毒,并表示,若墨西哥无法有效摧毁贩毒组织,美国将考虑采取单边军事行动。川普当时表示:“我们希望帮助墨西哥,因为你无法在那样的情况下治理一个国家。”
此外,川普政府已将多个墨西哥主要贩毒集团列为“外国恐怖组织”,并考虑进一步采取包括无人机打击在内的军事手段。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发言人则表示,川普认为墨西哥应加大扫毒力度,美方则愿扩大双边合作与支援。该发言人补充说,川普曾与辛鲍姆正在密切合作,共同打造“历来最安全的美墨西南边境”。但他也警告,危险的外国恐怖组织仍威胁两国安全,其带来的毒品与暴力正在危害美国各地社区。
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