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废土世界扫垃圾
juicyEmpress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291
威望:800 點
金錢:486 USD
貢獻:12169 點
註冊:2024-05-28

废土世界扫垃圾


孙嘉在万科的成名作,是一个PPT。

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后,市值一度高居中国地产商榜首。26岁的杨惠妍,也成了中国首富。但万科董事长王石当时对碧桂园的评价是:

红极一时,不能持久。

‌‌
这份“轻蔑”,很快被一个30岁年轻人的PPT推翻。

时任万科集团企划部的新人孙嘉,用自己在麦肯锡学到的工作方法,调研了碧桂园的项目和员工,做了一份数据翔实,有理有据的PPT:

独特模式创造快速发展——碧桂园研究报告。

在珠海的集团例会上,孙嘉用这个PPT,举出了三四线城市之王碧桂园的下沉秘诀:

避开主流市场和强劲的竞争对手,在低量级城市或者城市远郊,采取低地价、大规模投资策略,依靠控制全价值链,实现低成本快速销售、快速回款。

从珠海回深圳的路上,王石马上打电话给碧桂园的杨老板:我对碧桂园的看法,错了。

所以说,会做PPT在职场有多重要。它让孙嘉在万科得到火箭般地蹿升,也让行业重新认识了碧桂园。

碧桂园当时切中的市场,是长期被中国傲慢的主流开发商忽视的。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有招商需求,老百姓也有改善蜗居的真实呐喊。

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城。杨老板说,每一个县城,都需要一个降维打击的碧桂园。

2015年棚改货币化推行后,碧桂园、恒大等深扎三四线城市的努力,开始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很快都超越了万科,成为全宇宙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

2018年,碧桂园的销售额甚至:

超过了1万亿。

一个赛道跑出来后,中国企业最擅长的是跟随模仿。一大堆杀入三四线城市的“小碧桂园”,也就此冒了出来。

但伴随着2021年之后中国房地产的深度调整,不管是碧桂园还是“小碧桂园”,都熄火了。

巨头爆雷、百强折戟,民营阵营全面溃败。幸存者们惊魂未定,央国企也扎紧篱笆,坚定收缩于一二线核心地带。

曾经的热土,留下一片真空。



1



5月底,成都市新都区一宗地块现场拍卖。

经过24轮举牌,嘉禾兴地产以6.03亿元的价格,拍了下来,溢价近两成。

拿地后,嘉禾兴地产总经理李为国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就两家人,居然搞了24下,面粉多了一个亿:

回看自己都觉得恐怖!

嘉禾兴是四川本地房企,在简阳、资中、内江、温江等县市都有项目。这两年,他们开始加码成都,但主要获取的是成都郊区的地块。

最新拍的这块地,就位于成都市北郊的新都,区位不算热门。

但李总的感慨并不是凭空而发。去年9月底,嘉禾兴宣布将旗下所有项目单价上调2%。除了成都楼市升温的背景外,还有:

开发建设成本的因素。

这次涨价,使嘉禾兴瞬间成为焦点。当时,稳楼市政策蓄势待发,市场预期改善,但没有哪家房企敢公然提价。

后来,公司赶紧解释说是优惠政策调整,才算有个交代。

实际上,新都区地块只有两家房企参与竞拍。把嘉禾兴的成本抬上来的,是一匹过去一年杀疯了的川系“黑马”:

邦泰。



2



邦泰其实才成立于2007年。

它由四个老板创立,最早做销售代理,然后逐渐涉足房地产开发。2013年,他们才将总部迁至成都。

邦泰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也起步于三四线城市。最近两年,他们才开始向二线城市调仓,并在成都、南宁、长沙、西安、南昌等中西部省会城市拿地。

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2024年,邦泰共斥资117亿元拿地,排名第17,在民营房企中:

仅次于杭州滨江。

这一年,邦泰卖了169个小目标,超越新希望地产,悄然成为川系房企老大。

今年,邦泰更有“8天拿5地”的壮举,其在拿地榜上的排名也继续提升。前5月拿地金额排名第14,拿地面积甚至飙升至第3。有人开始称他们为:

民企之光。

他们其实盯的,是目前银行资金便宜,土地市场又处于历史上的低点。因为卖不出去地,很多地方政府都欢迎邦泰,甚至邀请他们前去拿地。

今年邦泰光在广西南宁,就拿了两块地,从而将其在南宁的项目扩充至6个。邦泰拿地时基本没遇到什么阻力,有一宗底价获得。

近几年,南宁楼市惨淡。去年南宁成交商品房6.1万套,同比下降了超过三成。其中商品住宅只成交了2.8万套:

也就相当于上海高峰期时一个月的水平。

南宁土地市场也许久不见房地产巨头的身影。去年南宁土地出让成交价款只有64.18亿元,相当于2020年的:

十分之一。

如今,像南宁这样的城市不在少数。他们应该很欢迎像邦泰这样的民营房企。因为央企已经开始弃这些城市而去。

邦泰与嘉禾兴抢地的4天后,长沙市岳麓区洋湖片区一宗宅地现场出让。经过24轮竞价,一家名叫嘉信地产的房企,以8.68亿元竞得,溢价率为23%。

嘉信地产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湖南永州,去年6月首次在长沙拿地,挺进省会。

今年嘉信地产继续高歌猛进,前5月已在土地市场“豪掷”20亿。

4月初,嘉信地产曾在同一区域拿下一宗地块,此次拿地属于“梅开二度”。拿地前,嘉信地产就志在必得,最终表现强势,在中海、金茂、绿城、保利等一众央国企中:

虎口夺食。

地方小拳师,打出了大满贯的气势。

5月30日,重庆市渝北区一宗地块出让,本地民企海成集团以底价竞得。

海成集团1992年创建于重庆万州开县,最早据说靠接手一块烂尾的商业发家,战略是“立足(三峡)库区,深耕川渝”。海成在万州、奉节、内江、开州、巫山等城市都有布局。

这两年,这家“农村包围城市”的老兵,正加速渗透重庆主城。今年已经三次在重庆拿地。

今年前5月,海成集团斥资28亿拿地,排名全国房企前二十。海成在大重庆市场的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去年他们就以66亿的销售额排名第二。

今年前五月,海成已经卖了30亿,力压邦泰、龙湖、万科,终于成为:

重庆一哥。

四年前,金科成为重庆一哥的门槛,全年是350多亿。

当万亿已成传说,几十亿也能称雄山城。

市场缩水至如此。



3



在海成集团5月30日获取地块的三公里外,是个烂尾已久的项目:

恒大轨道时代。

恒大2018年拿到这块地,暴雷后,项目便陷入停滞,有几栋楼至今未复工。

五公里外,是碧桂园的中俊天玺项目。这个项目2020年就开盘了,暴雷后就近乎滞销,到现在还没卖完。

在这轮楼市调整中,以恒大、碧桂园为代表的民营房企大批暴雷,宣告一个狂飙时代的终结。央国企纷纷收缩战线,回到更安全的区域。

于是,巨头撤退的真空带,成了邦泰们闪转腾挪的秀场。

今年前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只有4000亿出头,不及2021年峰值的零头。

国央企仍是拿地主体,但民营房企的戏份,也有所增多。

在拿地金额前20的房企中,民企占据4席;在拿地面积前20的房企中,民企占据了5席。除邦泰、滨江外,另外三家民企跻身拿地面积前20,他们的注册地分别位于:

山东威海、山东菏泽、河南商丘。

但这些新晋民企大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他们不再像前辈们一样圈地造城,而是只获取小体量地块。

邦泰获取的地块,总价大多在5亿元以下,接近10亿的就属于“高价地”了。因邦泰抬价让李为国肉疼的那块地,总价也就:

6个小目标。

虽然跟恒大、碧桂园当年的大手笔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但他们操盘上的一些手法,颇有前辈的影子。

拿地的当天下午,嘉信地产就安排工程机械高调开进现场,正式宣告开工。除了造势外,老板显然是很懂“高周转”的。

邦泰同样深谙“高周转”之道,他们在三四线城市采用“小打快出”的打法,在二线城市虽然强调深耕,周转速度也不慢。同时,施工方和材料供应商,像碧桂园一样,也都是自己人。

公司也开足马力,加班加点。有员工吐槽,邦泰的工作节奏是“5+2”“白+黑”:

人也是高周转。

但燃料也有烧不尽的时候。

去年6月,邦泰在合肥的首个项目东方雅颂遭遇业主维权,原因是: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业主们后来又发现,房子的质量也很有问题,于是又组织了多次维权。

邦泰是在2023年上半年拿的这块地,当时他们在竞品质环节获得了:

满分。

邦泰在山西的项目,也出了点问题。

今年5月,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两则通报。其中一则称,在2024年度房地产市场“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中,发现忻州市的邦泰·天誉项目:

预售资金未直接全部进入监管账户。

另一则通报称,在2025年全省建筑施工春季复工安全生产交叉执法检查中,发现了12个“较差项目”,邦泰·天誉再度上榜。

新玩家以为避开了前辈的坑。低头却发现,坑里散落的还是那些熟悉的砖石……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只是旗帜又换了一茬。











赞(25)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12 09:5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7-16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