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顿普普通通的干扣面,换来两名客户经理3000元绩效核减与全辖通报;一笔3700万元的可疑贷款,却在期待中中陷入调查僵局。
1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涡阳农商银行一支行两名客户经理,因为在一家干扣面馆,接受贷款客户支付的一顿午餐,违反了该行内部规定,被通报批评及每人3000元绩效核减的处罚;支行行长因负有管理责任,核减绩效1000元。
![]()
![]()
早在2016年,涡阳农商银行曾被股东实名举报向某空壳公司违规放贷3700万元,银行委托律师发函称举报不实,然后联合调查组介入。后来,该行就该贷款向亳州中院提起诉讼,后因被告无还款能力申请强制执行,这就打了律师函的脸不是?
2022年,因支行客户经理参与违法放贷、挪用资金,银行连收3张罚单,时任董事长被监管警告。2023年,亳银保监分局受理该行贷款违规举报并调查。但时至今日,仍没有公开信息显示此次调查与此前的举报事件有直接关联,也没有明确表明对当初举报所涉违规放贷问题的最终调查处理结果。
如此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想到古代的“上位者重罪轻罚,下位者轻罪重罚”。
2
回溯历史,封建王朝的法律体系实质上是为维护统治阶层利益而生。八类权贵“法外开恩”的特权,皇亲国戚贪污受贿,往往仅以贬官罚俸草草了事;而普通百姓若因灾荒偷粮充饥,却可能面临杖责流放。
土地兼并的权贵拖欠赋税能逍遥法外,底层农民因天灾迟缴赋税却要承受严酷催逼;地方官为仕途不惜颠倒黑白,让平民在土地纠纷中蒙冤受屈。这种系统性的不公,最终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等社会动荡,成为王朝覆灭的导火索。
古代罚责失衡的危害在于,让法律沦为权贵的遮羞布,践踏公平正义,摧毁民众对社会秩序的信任;阻碍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腐蚀官僚体系,动摇王朝根基。历史反复证明,当罚责天平持续倾斜,社会稳定与国家治理必将岌岌可危。
这和“窃珠者诛,窃钩者侯”,可谓异曲同工。
3
值得庆幸的是,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方面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在现代法治理念下,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官员,还是普通民众,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制裁,罚责依据罪行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来确定,而不是依据身份地位。
在现实中,可能偶尔会出现一些类似“上位者重罪轻罚,下位者轻罪重罚”的个例,但这绝不能代表现代法治社会的主流。这些个例往往是对法治原则的背离,一旦出现,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谴责。事件也会迅速被介入调查,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充分彰显了现代法治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特权思想的坚决摒弃。所以我们,自然能都清醒地看到:法治的阳光普照每一个人,任何试图破坏法治公平的行为都将被坚决纠正。我们也会坚定信心,正义不会缺席,更不会迟到。
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