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战略冒险:美以联手创新战争模式
本頁主題: 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战略冒险:美以联手创新战争模式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夜歌雄霸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903
威望:450 點
金錢:22267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5-04-12

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战略冒险:美以联手创新战争模式

  丁咚  亚欧视点

在对伊朗发出"最后通牒"四天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战情室命令军方,于6月21日晚间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发动了致命袭击。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在6月22日五角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这次军事打击被命名为"午夜之锤行动",美军共出动了125架飞机,其中包括7架举世闻名的B-2隐形轰炸机,向福尔道和纳坦兹两处的核设施投下了14枚重达3万磅的巨型钻地炸弹,并向伊斯法罕发射了"战斧导弹"。 

特朗普在行动结束后进行的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这项行动是"一次辉煌的军事胜利",对伊朗政权的三个关键核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精确打击,美国的目标是摧毁伊朗的核装备能力,并阻止这个世界头号恐怖主义支持国家构成的核威胁。 

世界上还没有那支军队能做到他们在当晚所做的如此规模的事。美以以一个团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合作,他感谢以色列所作的出色工作。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稍后进行的简短讲话中向该国人民宣告,他已兑现承诺,无论如何都会将伊朗的核设施予以摧毁,并强调此次行动是在他和特朗普、以色列国防军和美国军方的全面协调下实施的。 

特朗普同时作出警告,这对美国、以色列以及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伊朗现在必须同意结束这场战争。美国坚守承诺,决不允许伊朗拥核。"要么是和平,要么伊朗会出现比过去八天更大的悲剧",如果他们不这样做,未来的袭击将更加猛烈,而且会容易得多。这些目标中的大多数可以在几分钟内被清除。 

随后他在社交媒体上进一步威胁,伊朗对美国的任何报复都将会遭受远大于当晚力度的反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上重申总统的警告称,伊朗不应进行报复。 

他强调,这项任务并不是、也从来不是为了更迭伊朗政权,且并非针对伊朗军队或伊朗人民。另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已通过外交途径向伊朗政府通报,此次袭击完全是美国的计划。 

特朗普政府在对伊朗的关键核设施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同时,刻意同以色列政府拉开了距离。后者的目标要复杂和全面得多:铲除伊朗的核计划、摧毁其弹道导弹生产能力、消灭恐怖主义轴心,并可能顺势达成内塔尼亚胡所称的"更迭伊朗政权"。 

毫无疑问,这四大目标实现更有利于维护和增强以色列的国家安全。特朗普政府"撇清"其行动是与以色列"合谋"的结果,否认其目标并非是"更迭伊朗政权",不是针对伊朗军队和人民,特别是特朗普强调现在是追求和平的时候,伊朗必须结束战争,关键考量一方面是其本人的竞选纲领一贯都强调美国优先,远离与美国无关的战争,他要继续迎合支撑其执政基础的MAGA运动,一方面他也要安抚克里姆林宫。 

就后者而言,在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后,普京政权加强对以伊战争介入的力度,释放了反对美国军事干预、尤其是不得更迭伊朗政权的信号。作为与俄罗斯具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政治人物,特朗普在就袭击伊朗作出决定并进行善后时,必然会将克里姆林宫的意见考虑在内。 

不过,普京在袭击前向白宫发出的信息的关键是,他不会"死保"伊朗,即其在强调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特意指出这一关系并不包含"国防"内容,莫斯科没有义务保卫德黑兰。这就为特朗普对德黑兰的核目标实施打击开了绿灯。 

而从特朗普的角度,其对伊朗核设施开展致命打击势在必行,具体来说有如下原因:确保伊朗无核化,在事关以色列的重大安全问题上与其站在同一阵线,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最主要战略盟友,是美国利益在中东的关键支撑。 

美以长期以来在对抗伊朗及其领导的地区"抵抗轴心"的事业中密切合作,打击伊朗核设施在相当长时间里也是它们的假想目标。媒体挖出的一条消息称,早在一年前它们就围绕打击伊朗的核设施进行了军事演习。 

其二,作为一个自负、具虚荣心且拥有抱负的总统,特朗普渴望建树伟大功业,留下重要历史遗产,增强其历史地位。介入以伊战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会。其三,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取得空前成功,降低了其作出相关决定的战略压力。 

基于这些原因,加上伊朗并非当前身处困境中的普京的核心利益,因而其对美国的潜在行动采取了灵活的立场,特朗普决心与特拉维夫展开战略协作,为其提供关键支持,摧毁伊朗的主要核设施。 

同样出于忌惮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包括欧洲盟友)的反对态度、对其执政稳定至关重要的MAGA运动,出于其本人的谨慎战争立场以及将美国损失最小化的考虑,特朗普在核心目标达成后"见好就收",向伊朗提出和平倡议,并作出极限威胁,将不针对伊朗军队和伊朗人民,不谋求"更迭伊朗政权",作为美国维系与伊朗的总体和平、顾及俄罗斯及欧盟盟友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由于特朗普决定军事介入,世界各国得以目睹战争史上的一个新模式的诞生:以色列的尖端常规战争能力和美国尖端战略军事能力结合,支持内塔尼亚胡政府在一个敌国环伺、全球反对声浪高涨的极端不利环境下对伊朗进行了一场大胆的战略冒险,并取得成功,堪称教科书级别。 

与这一模式相关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美以坚不可摧的战略同盟关系以及伊朗缺乏可靠盟友。从莫斯科到利雅得,从安卡拉到开罗,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到布鲁塞尔的欧盟机构,同情伊朗、反对以伊战争及反对美国军事介入的声音一波波,一坨坨,但与华盛顿对特拉维夫的强力支持相比,它们除了一个赛似一个的高调外交声明以外,没有谁愿以身家性命为代价采取实际行动予以支持。 

这就决定了继以色列的军事进攻之后美国进一步对伊朗的关键设施进行致命打击,不会导致具威胁性的挑战。伊朗当局宣称,美军的打击如同宣战。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说,中东的美国所有利益都将成为伊方的目标。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则强调,伊朗保留一切选项,"好战且无法无天"的美国政府将"对其侵略行为造成的危险后果及其深远影响承担全部责任",并呼吁"国际社会有责任谴责并阻止此类事件发生","否则,国际法将荡然无存"。但他却没有立即回国,而是计划到莫斯科见普京,继续致力于外交斡旋方案。 

事实说明,在开展打击行动后,华盛顿迎来了一波谴责浪潮,但并没有任何势力会实际"阻止此类行动发生"。由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公然侵略却在国际社会造成空前撕裂为开端,一个新的崇尚丛林法则和强权逻辑的时代来临了。 

华盛顿和特拉维夫的反对者中的为数不少者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视若无睹。它们既无道德力量、也无军事能力干预美以的军事行动,只能任由丛林法则在伊朗身上重演。 

跟克里姆林宫以安全担忧为由入侵乌克兰一样,以色列以伊朗对其可能带来的迫在眉睫的战略威胁为由发动了军事进攻。在特拉维夫看来,其所掌握的情报"确凿可靠",但在另一些国家或个人看来,这些情报不足以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比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称,没有证据表明,伊朗很快会拥有核武器。美国情报总监加巴德出于反战立场也一度坚信这一点。然而内塔尼亚胡和特朗普不这么看。 

《经济学人》杂志报道,以色列对伊朗开战,基于一份他们声称的"铁证如山"的情报档案,其核心观点是,伊朗的核武器研发已经到了一个"不归点",一旦越过,伊朗就会拥有核弹,再不动手就晚了。特朗普也公开否定加巴德的观点,并强调他坚信伊朗很快就会造出核武器。 

这些情报本来就是富有争议性,每个国家每个人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利益和立场会作出可能截然相反的解读的。从道义上谁也无法说服谁,再加上许多国家在俄乌战争中的道德亏欠,德黑兰缺乏可靠盟友,因此,一切都取决于伊朗自身的态度和反应。 

就伊朗的反应而言,除了前述口头表达外,美军行动后伊朗对以色列进行了新一波的"报复",然而并未对任何美国目标采取行动。而对以色列的袭击,据公开资料,伊方共发射了约20枚导弹,比其稍早前的每天100枚产生了大幅下降,原因就在于以色列掌握了伊朗的制空权,且摧毁了其一半以上的导弹发射装置。 

由此可见,在短短的一周多时间里,伊朗军队的装备和能力都受到了大幅削弱,在其三处关键核设施受到致命打击后,其对华盛顿和特拉维夫的战略威胁和常规战争能力都严重缺乏。 

鉴于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都极为不利,德黑兰几乎无法对美以发起大规模和有效的反击,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华盛顿虎视眈眈,随时应对伊朗的"报复",因此,伊朗的任何行动的空间都极为狭小。 

与舆论的鼓噪不同,需要强调的是,对德黑兰来说,"嘴硬"必不可少,这是自以色列发起常规的军事打击以来伊方捍卫尊严的少有"成功"之处,它还会继续这么做,但对其真正具挑战性的是,如何在自身力量日益削弱的情况下抵抗以色列日益强大的攻击,以及在特朗普的"耐心"耗尽前,重新获得牵制华盛顿的力量。综合前述,显然它们都是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面对的战略现实是,他已失去对敌国进行战略威胁和持续进行常规战争的能力,且无足够可靠的外援,如何在保持其尊严并安抚支持者情绪的条件下,寻求台阶,与美以达成和平协议,结束战争,是当前迫切的课题。 

在过去六十多天特别是在特朗普提出最后通牒的近四天里,伊朗已失去了最好和最后的机会,在此之后很难保证在不受屈辱的情况下接受"城下之盟"。假如其坚持战争到底,那么前景可瞻:以色列将进一步扩大战果,直到华盛顿的耐心"耗尽",全面军事介入——即便是普京也无法阻止,对其进行致命的雷霆之击。 

现成的"台阶"实已铺就,特朗普在摧毁伊朗核设施后为对话设置了空间。接下来的数周变得至关重要,留给德黑兰的时间不多了。要么和平,要么悲剧。它固然可以坚持神权统治所推崇的原则对抗下去,但迎来的可能是真正的毁灭;从个人肉身到政权实体。

赞(5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23 10:02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7-16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