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借国家之名,行放贷之实:度小满与国家田径队合作是一场危险的公信力游戏
本頁主題: 借国家之名,行放贷之实:度小满与国家田径队合作是一场危险的公信力游戏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穆尚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29392
威望:9394 點
金錢:1455708 USD
貢獻:263529 點
註冊:2016-12-15

借国家之名,行放贷之实:度小满与国家田径队合作是一场危险的公信力游戏

近日,度小满高调宣布成为**“国家田径队官方合作伙伴”**,一时间铺天盖地的宣传席卷各大社交媒体与金融平台。蓝白色调的海报上,国家田径队的英姿与“有钱花”字样并排出现,“一起奔赴热爱”的口号听上去热血激昂、正能量满满。

然而,稍有理性思考的人都不难看出:这是一场用“国家队形象”给商业金融产品背书的危险营销——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借壳包装”,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利用国家公信力进行金融误导的闷声操作。

一、“合作伙伴”三个字,掩盖了多少不该被混淆的界线?
“国家田径队官方合作伙伴”——这句话字面上没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品牌赞助关系。但是,当这句话被一个放贷平台反复高调渲染,它已经不仅仅是“品牌营销”,而是打擦边球、打模糊牌,用国家队的名义营造出一种“国家支持金融放贷”的假象。

谁还会质疑一个和国家队合作的金融平台的合法性?
谁会想到,它只是花钱买了几张授权使用的肖像权和LOGO?

普通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群体、中老年人、学生,很容易把“合作伙伴”误解为国家认证、国家兜底、国家支持,从而在毫无风险认知的情况下,被引导进入一个可能毁掉人生的高利贷漩涡。

二、危险的不是借钱,而是“伪装成安全”的借钱
度小满的核心业务,是以“有钱花”为代表的消费信贷产品,年化利率可高达20%左右。表面上看是给你“应急周转”,实则极易引发连环债务陷阱。问题不在于度小满放贷,而在于它利用国家队合作的名义,让人误以为这是一种国家级别的“安全产品”。

当你借下这笔钱,你看到的是国家队选手的荣耀与奋斗;
但你没看到的是,逾期之后的暴力催收、征信报废和高额复利。
你以为是“国家支持你翻身”,其实是你自己签下了通往深渊的契约。

三、公信力一旦出卖,代价将由全民买单
国家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公平、努力与荣耀的代表;
但当这份象征被明码标价,出售给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时,它就不再纯粹。

这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更是对社会信任体系的伤害。

一旦国家公信力被用于商业放贷,谁还能区分哪些是真正的“国家支持项目”?

一旦“国家队合作”变成金融包装的遮羞布,谁又能拦住下一个“挂国旗卖债券”的骗局?

公众的信任不是广告投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出来的。国家队是国家的,不是资本的营销工具,更不是金融产品的合规遮羞布。

四、真正该被追问的是监管与底线
我们必须要追问:谁批准的这种宣传?谁放行了这种合作?谁允许国家级代表队被用于商业放贷的市场营销?

监管部门是否对这种“借国家名义进行金融推广”的行为进行风险评估?
国家队的管理者是否有清晰的边界感,知道自己正在参与的是何种商业形态?
公众是否有知情权去判断这到底是“荣耀合作”还是“风险转嫁”?

如果这些问题没人追问,那么下一步就可能是“国家队 × 房产中介”、“奥运冠军 × 虚拟币平台”、“退役运动员 × 杠杆基金”。

五、结语:荣耀不能贴牌,国家队不是工具人
我们可以理解商业体育的现实,我们也不反对企业赞助国家队发展。
但把体育荣耀变成金融诱饵,是底线的滑坡,是公信力的贬值。
一旦社会习惯了这种模糊宣传、默认国家形象可以“租赁”,那就等于默许了未来更多以国家之名的消费主义骗局。

国家队不能沦为放贷平台的海报背景,
国家的荣誉不该为金融平台的盈利服务。

这事,不是“擦边”,是越界。
不是营销手段,是社会毒药。

赞(65)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24 13:01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7-16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