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精神的荒漠
我本英雄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063
威望:1667 點
金錢:45783 USD
貢獻:31851 點
註冊:2014-07-04

精神的荒漠

1974年夏天,我中学毕业,分到一个农业连队养猪,成了放猪郎。当时,黑龙江兵团的职工,每人每月工资32元,大家都一样。不像老职工,有一家人需要养活,我们单身汉,当年又没有地方消费,团部连个饭馆都没有,何况连队。所以,我觉得32元钱根本花不完。最痛苦的事情,不像公社的人,饭吃不饱,而我们是吃饱了饭,精神上空落落的。

电影就是那八个戏,在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都看滥了。团部的商店,倒是有卖书的柜台,但是,除了宣传品,就是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连《平原枪声》、《烈火金刚》这样抗日神剧的原型小说,都还没有解禁,科普的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也还是禁书。

我当时在连部找到了一套孤岛本的《鲁迅全集》,成天看,没办法,只好把所有的内容都看了,然后反复看。但是,别的人,包括大部分的知青,成天无所事事,只有极个别的几个人,才传看几本还算是书的读物。

至于本地青年,基本上都是文盲。当年基础教育倒是大发展,连我们小小的连队,都办起来初中班。老师是我中学的同学,她实在是赶鸭子上架,什么都不懂,只好晚上让我这个放猪郎教她,白天她再教学生,反正那年月又没有考试,随便啦。所以,几代中学生,不识几个字的居多。

好处是,大家都是文盲,管理起来很方便。从农场改为兵团,领导层都换了现役军人,这些现役军人什么都不懂,但却个个都是大明公。我们是畜牧场,奶牛是要喂粮食的,但军人来了,说牲口只能吃草,粮食给人吃,所以,有几年,我们就吃牛饲料,而牛吃草,结果牛都死了,我们也苦不堪言。但是,没有人说半个不字。哪怕他们给我们吃发了霉的麦子,瘪的玉米,吃麦麸子,大家都想办法自己消化,想出各种办法,来吃这些东西。不管怎么说,比起周围公社吃不饱的人来说,我们还是幸福的。

文盲多,傻子就多。上下都傻,不止是是底层傻。有一阵儿,连队来了个知青指导员,觉得我还能写点东西,所以,我们连队送团广播站的稿件,就由我来写,可是,我写出来的稿子,团广播站的广播员念不成个。后来,就不让我写了。

遍地文盲还傻子的年月,造就了现今一代退休人,我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当年我的同龄人,由于有退休金,活蹦乱跳,而且趾高气扬。唯一的问题是,傻还是那么的傻。

赞(7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29 22:1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7-16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