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黑噪音|为了搞形象工程,他们让孩子们站着吃饭
本頁主題: 黑噪音|为了搞形象工程,他们让孩子们站着吃饭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夜歌雄霸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903
威望:450 點
金錢:2224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5-04-12

黑噪音|为了搞形象工程,他们让孩子们站着吃饭

根据媒体报道:近日,审计署在《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披露教育专项资金使用问题。此次重点审计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相关资金,主要围绕国家20项保基本“底线要求”和进一步补短板要求。

《报告》指出,在审计的11省159县6831所义务教育学校中,有2429所仍存在薄弱环节。在保基本方面,审计发现,有123个县的1668所学校自2018年以来上报达到“底线要求”后再度失守。有的教学楼或学生宿舍存在质量隐患,有的未配备开水供应设施,有的一铺多人或大通铺,有的水厕或无害化旱厕设置不达标。

在补短板方面,审计发现,应补未补与过度建设并存,“苦乐不均”。有108个县的1038所学校存在应补未补问题,有的教室漏雨;有的电脑报废后未再配备;有的因食堂无处摆放餐椅,学生长期站立用餐。与此同时,有93个县的519所学校超需求过度建设,其中,15个县在未补齐短板的情况下,投入1.67亿元搞形象工程。

比如,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在1所农村学校未补齐学生宿舍和餐厅短板的情况下,却于2021年花费382.07万元为另1所中学购买了190株黄葛树、银杏等,单价均超过1万元。山西怀仁市在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未补齐淋浴设施等短板的情况下,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花费238.91万元为2所县城学校修建假山、凉亭等景观工程或安装彩灯等亮化工程。

……

看到这新闻,我眼前立刻有了画面感:在某个不起眼的小县城,一群“祖国的花朵”排着队走进食堂。他们端着餐盘,一边吃一边东张西望,找个能靠着的墙根儿,或者就地在走廊边蹲下。如果有什么记者偶然拍到这个画面,说不定又能“感动中国”一次,体现一下贫困地区搞教育的不易。然而真相却扎心了——不是学校没钱,只是钱没花在他们身上。

别以为这只是个孤例。根据审计署发布的报告,全国至少存在这样的上千所学校,其中一些学校的学生们正在这么吃饭。是的,在我们这个GDP超英赶美的国家,有一些孩子连坐下来吃饭的权利都没有。钱,究竟花在哪儿了呢?——黄葛树,银杏树,假山,凉亭,彩灯工程。就这么些看似诗意盎然的东西,把孩子们的饭桌挤没了。也不知道,端着饭碗站着吃饭的孩子们,有没有足够的心境欣赏这些昂贵的美景?

一棵树,就超过一个孩子全学期的营养午餐钱。这些树,如今正矜持地立在校园里,土壤翻得松松软软,树干刷了白漆,脚下铺着鹅卵石。树们享受的是VIP待遇,而孩子们则在一旁站立端饭,咬着手中的馒头。人不如物,大抵说的就是这回事。不过想想也正常,那树本质上不是学生的树,而是领导的树,是“政绩树”。至于学生站着吃饭和坐着吃饭,对领导来说区别不大。

而另外一些领导则更懂“生活美学”。农村寄宿学校解决一下洗澡问题比登天还难,学生挤着大通铺,臭气熏天。但与此同时,被曝光的两所县城学校却被投资近240万元修建假山凉亭、装彩灯,“夜景”工程如梦如幻。这对比,这画面感——但它不是科幻小说,就是我们的现实。学生没热水洗澡不要紧,假山必须有水循环系统;孩子们在厕所被熏也没啥,彩灯必须有七彩变幻模式。怎么想就能整明白了?这不是教育,是大型舞台布景。导演在台上要“美术指导”,至于演员有没有吃饱,那是另一个部门的事了。

他们只是说“底线达标”,然后就没底线了。所谓“底线要求”,说白了就是:楼不能塌,厕所得有门,水得能喝,得吃到饭。可现实是,123个县、1668所学校早就上报“底线达标”,几年后却集体“掉底”。有的学校楼还是那栋楼,墙裂了,雨漏了;有的电脑早报废,课上成了黑板+吼叫;更有甚者,学生宿舍还是大通铺——学生们像在集中营一样肩膀挨着肩膀睡,一晚上能互相踹三次。关于国际战俘营的人道主义规则,大家可以去搜搜看,对比一下。

补短板,成了口号;搞花活,倒是一哄而上。你说孩子们不苦吗?苦。但他们不叫苦。因为他们以为这就叫“生活”,从来没有见过那种能坐着安稳吃一顿饭、写一页作业不掉雨水的学校。领导说了:“学生就是要多吃点苦,呆在空调房里、睡着四人间,哪里还能安心学习?”我被这话PUA了一辈子,直到后来发现在空调房里读书真特么的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怪诞现状呢?因为每一个领导的升迁简历里,最光鲜的一页不是“给学生的人性化设施”,而是“打造出多少亮点工程”。“硬件配套”变成“景观工程”,“提升办学条件”翻译成了“打造网红校园”。搞教育的,活成了搞文旅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安娜草堂”事件?一个学生的会场呐喊,揭开了某学校耗巨资建“景观草堂”的真相。那是否只是冰山一角?审计报告指出,有些县连消防设施都没配齐,就验收过关。真出了火,谁来救?树来挡火吗?以前还曝光过,有农村学校的大通铺宿舍,夜间门被宿管从外面锁起来。这种事情的可能后果,我们都不敢想。

总说教育条件差,是因为财政紧张、还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现在才发现,难处不是没钱,而是没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40多亿的教育补短板资金,被用于偿债、搞平衡预算、盖教师办公室——钱从学生嘴里夺走了,悄然溜进了“政绩清单”。

教育从来不是钱的问题,是价值排序的问题。你觉得一棵银杏比一把饭椅重要,它就真的比学生吃饭重要。更残忍的是,一旦景观建成,拍照上传,成绩评定,孩子们站着吃饭的照片永远不会出现在年终总结里。

一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不能连孩子吃饭这点事都搞不好。你可以没灯光工程,可以不修凉亭假山,但孩子应该有一张能坐的饭桌,一个干净的厕所,一个冬天不漏风的教室。这些不是奢侈品,是做人的基本尊严,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孩子们一边站着吃饭,一边睡着大通铺而无法洗澡,同时看着窗外那棵“价值一万”的银杏树摇曳生姿,漂亮的景观灯不断闪烁——这究竟是谁的荣耀,又究竟是谁的耻辱?




赞(4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30 06:2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7-16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