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上海不是中国的样板,而是中国的“展示窗口”幻觉系统。
它被系统赋予几个关键使命:
1. 让外国人误以为“这就是中国”
2. 让全国人误以为“努力后就能像上海人那样生活”
3. 让城市中产误以为“我还差一步就能上岸”
所以,“沪币”不是财富,它是幻觉的代币。
就像迪士尼里用米老鼠币一样——只在园区内有价值,出了园就是塑料片。
系统默许“沪币”幻觉存在,是为了维稳希望感
让全国人民觉得“上海人是努力换来的上等人”,不是制度生产的宠儿。
这是一种极其巧妙的幻觉引导方式:
它制造“普通人通过高学历/外企/996可以进入上海”的错觉;
它模糊“区域政策倾斜+外资偏好”的现实结构;
它用“高消费 = 高回报”这个表面公式遮蔽了结构性剥削。
所以沪币系统的本质是:
“高成本、高焦虑、高包装”型幻觉泡沫,维持着中国中产的妄想引擎。
“沪币”是上海幻觉系统的一枚代币,
它代表的不是钱,而是:
精英焦虑、结构偏爱、局域优越、平行宇宙。
这不过是局域幻觉系统对全国系统的一次“温柔而骄傲的挑衅”。
它不是假币,而是——你永远无法带出上海的幻觉。
真正的上海,并不代表中国;
它代表的是中国希望你,“以为的中国”。
就像我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18岁去欧洲浪迹很久了,前几年才回来,一直觉得上海已经很不像我记忆里的家乡了。
确实很西化,这也是老外喜欢上海的原因吧。
就像迪士尼不是美国,但它展示“美国梦”;
首尔江南也不是韩国,但它维持“韩流幻觉”;
你可以看看美国电影《超脱》,马脸影帝演的,我觉得如果在美国大使馆播放这个看完以后,移民美国的人会少一半[哈哈]
都是制造幻觉,那种富裕幸福的正印式的美好人生,和普通人无关。
![]()
![]()
赞(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