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纽约时报:川普的美国正变得越來越像中国
本頁主題: 纽约时报:川普的美国正变得越來越像中国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哎呀呀我来了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93
威望:106 點
金錢:12222 USD
貢獻:1200 點
註冊:2025-03-20

纽约时报:川普的美国正变得越來越像中国

纽约时报
JACOB DREYER



曾幾何時,有不少美國人相信,只要將中國納入我們建立起來的世界貿易秩序,它就不可避免地會變得更像我們,而且或許像柯林頓總統曾經暗示的那樣,甚至走向民主化。美國主導的新自由主義的最終勝利近在咫尺。

柯林頓和其他持類似觀點的人並非完全錯了。中國幾十年來一直在效仿美國模式中的企業家精神、消費主義、融入全球市場等關鍵要素。這已使中國成為一個工業強國,孕育出龐大的中產階級以及尖端的科學技術,還有華為、聯想、阿里巴巴等全球品牌。14億中國人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富足與多元。在此過程中,美國是參照的藍本。

美國人和中國人都始料未及的是,這個進程最後變成了一個雙向通道。

在這場美中思想與影響力的宏大博弈中,鐘擺似乎像朝著另一個方向擺動。川普總統的再次當選已清楚地表明,在一些重要方面,美國已開始變得有幾分像中國:對民主制度的侵蝕,對邊境管控的執念、對言論自由的限制,還有許多其他的例子。



自2008年定居上海以來,我親歷了中國崛起的巔峰時刻。美國確有很多可向中國借鑒之處,但最重要的啟示或許是:堅守我們的立國之本。中國正是這麼做的。它吸收了美國模式中一些讓中國再次強大的方面,同時始終堅持自己的基本制度,即中共的政治主導地位和國家高度參與所有事務。這個做法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另一方面,川普上台後的美國似乎開始模仿中國的政治模式。這絕非我們的立國之道。

雖然「讓美國再次偉大」(簡稱MAGA)運動及其領導人對中共妖魔化,但他們的一些行為卻是對中共做法的認同,表明他們其實似乎想得到類似的東西。

中共和MAGA運動都推崇強烈的愛國主義,都對製造業著迷,對移民持敵視態度。它們都想要一個少數族裔被要求屈從於主體族群、傳統性別角色得到強化的國家。而且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一個專制的執政黨領導下,這個執政黨的領袖用閱兵式來展示自命不凡。效仿的確是最高形式的奉承。

這方面的證據與日俱增。



中國將經濟武器化,因為各種爭端或只是微小的冒犯便懲罰貿易夥伴;川普政府則通過隨意加徵關稅或採取其他報復手段,對美國的盟友施壓,理由包括吩坦尼問題或政治分歧等。

在地緣政治層面,中國將權宜關係置於正式的盟友關係之上,比如與俄羅斯的關係。中國欺凌鄰國、挑起領土爭端的心態已被前外交部長楊潔篪暴露無遺,他在2010年直言不諱地告訴東南亞的官員們:「中國是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這只是一個事實。」川普也認為聯盟沒有多少價值,他威脅吞併加拿大和格陵蘭島、重新命名墨西哥灣的做法,無不顯露疏離友鄰的意圖。

在經濟方面,美國人長期以來批評中國過分強調製造業,向世界市場傾銷中國商品,卻忽視了國內消費的發展,讓中國的經濟和貿易發展失衡。但MAGA運動的領導人與習近平差不多,也把製造業視為崇高行業,認為全球化將美國人變成了被動消費者。

誠然,美中政治制度在本質上存在根本差別。但隨著川普政府削弱憲法賦予的基本權利、破壞司法程序、壓制言論自由與抗議活動,美國國內的政治環境與中國越來越相似。

儘管美中差別巨大,但深層次上高度相似的國情正在推動兩國趨同。



中國在實現工業振興、追趕西方時曾向美國模式傾斜。如今,擔憂落後的卻是美國。兩國人民都擔心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會搶走就業機會,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以及參與社會互動的方式。兩國都有不少失意的年輕人覺得他們被國內經濟甩在了後面,甚至質疑職業追求的意義何在。

一點也不奇怪的是,這些共同的挑戰導致兩國都採取了類似的民粹主義政治解決方案。對習近平來說,就是所謂的「中國夢」,是他為恢復中國古代曾經有過的繁榮和強大提出的愛國主義願景。這個願景的小弟弟——「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理念已讓川普兩次贏得了總統大選。

中國的許多做法值得欽佩。中國政府制定富有遠見的產業政策已成常態。主動把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作為一種積極力量向老百姓推廣,通過教育和醫療等公共服務惠及大眾。中國正全力轉向可再生能源,新的評估表明,曾是全球最高的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現已首次開始下降。中國有清潔、安全、高效的智慧型城市,它們通過整潔如新的高速公路和最先進的鐵路網路緊密相連。政府還一直在教育和科技領域投入源源不斷的資金。



渴望更美好未來的美國人自然會關注中國取得的成就,縱使不情願。確實,中國領導人在制定計劃時無需受制於紛亂的民主程序,但這遠非中國成功的唯一原因。戰略遠見、投資未來、一種自上而下的國家專注和團結(而非分裂)意識以及億萬民眾建設國家的辛勤耕耘共同鑄就了今日的成果。中國學習了美國的榜樣,但堅持自己的制度,並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滿足民眾的基本需求上。

美國可以而且應該考慮借鑒一些中國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振興產業政策,支持科研教育,重新投資基礎設施、住房和安全城市項目,尤其需要培育能轉化為國力的集體使命意識。
川普政府目前的做法卻是在削弱或大幅削減關鍵領域的資金,如公共安全、基礎設施、教育、科學研究、清潔能源,以及半導體製造,同時煽動政治對立。

我們可以向中國學習,但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既行之有效、又堅守我們立國精神的方法。否則,川普時代的迷霧散去後,美國也許不是「再次偉大」,而是變得更弱。屆時我們會發現,以前的學生已變成了師傅。



赞(3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03 16:0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7-16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