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共主流媒体深信不疑,不禁令人疑惑: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的“信”,还是装睡不愿醒?
一、信息茧房:从未跳出“设定好”的真相
很多人并非主动相信中共宣传,而是从小就在一个“被喂养”的信息环境中长大。从教材到电视,从广播到手机APP,凡是能接触的内容几乎都是被过滤、剪裁后的“国家叙事”。
他们习惯了这种声音,觉得“只有官方才权威”“国外都是反华势力”“有困难但国家在努力解决”,而从未认真看过另一种声音。长年累月的信息封闭,使他们只相信国家允许他们相信的。
二、认知偷懒:真相太复杂,不如接受现成结论
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思考的“认知懒人”。思考需要时间,需要逻辑推理,需要查资料,还要承受精神上的不适感。
相比之下,央视、人民日报给出“现成答案”,比如:
“物价上涨是全球通胀,跟我们没关系。”
“GDP世界第二证明我们很强。”
“国外乱七八糟,还是中国最好。”
这些话术说得简单、有力,看似逻辑自洽,能轻松说服懒得深究的人群。他们不是真的相信真相,而是害怕麻烦、不想改变现有认知。
三、利益相关:明知虚假,也要配合表演
还有一些人是体制内人士、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甚至是靠政策红利获利的群体。他们并非不懂其中的猫腻,但为了饭碗、职位和稳定,必须“装作相信”。
表面信仰其实是利益的附属品。他们或许在私下里骂娘,但在朋友圈、微信群还是要转发“国家做得好”,要“跟党走”,因为那是求生的必要姿态。
四、认知投射:把希望寄托在“强者身上”
一些年纪大的人,或者经历过混乱时期的人,把“中共”当作稳定秩序的象征,不愿承认国家的问题,更不敢相信这个政权会伤害普通人。他们内心投射出对权力的依赖,哪怕现实很糟,也要自我安慰“总比以前强”。
他们不是不知道社会问题存在,而是相信“中共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是还没轮到我受益而已”。
五、恐惧现实:真相太黑,不敢直视
有些人其实是隐隐察觉了现实的荒诞,但他们宁愿自我催眠也不愿面对残酷真相。因为一旦承认中共一直在撒谎,就要推翻自己一生信仰的基础。
这种心理机制就像很多被渣男骗多年的女人,最后明知真相也要说:“他还是爱我的,只是一时糊涂。”
信,是一种自保,一种对崩塌世界的最后挣扎。
结语:不是所有“信”的人都愚蠢,但都在逃避
中共的宣传术早已从“灌输真相”演化为“制造共识”,它不要求你真信,只要你不质疑、转发、不添乱就行。
而还在信这些新闻的人,其实是在用不同方式说:“我不想面对真相,我选择继续活在舒适区。”
但问题是——真相,不因你回避而不存在。
赞(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