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榴社區
» 您尚未
登錄
註冊
|
搜索
|
社區服務
|
银行
|
邀请注册
|
幫助
社區服務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浮世汇928 | 未来的钱,已经在过去花完了
回帖
發布主題
本頁主題:
浮世汇928 | 未来的钱,已经在过去花完了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夜歌雄霸
級別:
聖騎士 ( 11 )
發帖:
6278
威望:
883 點
金錢:
40064 USD
貢獻:
0 點
註冊:
2025-04-12
資料
短信
推薦
編輯
浮世汇928 | 未来的钱,已经在过去花完了
【1】@何光伟v
面对贪腐、食品安全……都可以无动于衷,但鲁迅抽烟或驴露生殖器就不行了。只要有这些闲的蛋疼的事,媒体就一哄而上。媒体乃公器,公器岂能如此自我作贱?驴露生殖器、鲁迅抽烟、李白戒酒……真要少报,你们如果还觉得自己是媒体,哪怕报点正能量也比报这些东西强。
【2】@周鱼
当年在泰国被丈夫推下悬崖的孕妇王暖暖,至今跟杀他的那个人都没能成功离婚,王暖暖早就向法院提交离婚诉讼,法院也已立案,但由于俞某冬在泰国服刑,案件处理面临跨国司法送达和程序上的复杂性,仍在等待开庭。其实如果双方签字同意离婚是可以直接离的,但杀人犯俞晓东及其家人拒绝直接签字,而且还要求3000万精神赔偿才同意离婚,这一家人简直是绝了。今年一月这个案件已报至最高院,但开庭时间和方式一直还没确定。离不了的主要原因是说由于泰国并非海牙送达公约缔约国,司法文书送达困难,而且国内缺乏此类案件处理先例,所以搞不好得等这个人渣服完33年多的刑期,被驱逐回境内才能正常起诉离婚,那时候王暖暖都70岁了。这么一个事实清楚的案子,我觉得这个处理挺搞笑的,没有先例就不能把这个案件当成先例吗?让一个人和把自己推下悬崖要杀死自己的人,续存婚姻关系,而且她的孩子(试管婴儿)上户口,甚至生父还要写这个杀人犯的名字,这太荒唐了。
【3】@胡锡进
吴京的人设像是突然塌房了,网上一些人群嘲他,模仿他说过的话,揶揄他玩梗。但是老胡仔细看了那些视频和帖子,吴京并没有出什么严重的硬伤,大家只是把他过去、有些是很久以前说的话翻出几句恶搞他,嘲讽他“飘了”,或者讽刺属于他的时代过去了。
的确,如今的形势与《战狼2》爆火的时候有了一些变化。当下不少年轻人找工作困难,生活压力大,部分分散了围绕“战狼精神”的激情凝聚,但如果说爱国英雄主义就过时了,认为它在我们的社会退潮了,我觉得言过其实。爱国英雄主义的片子今后肯定还能拍,并且有机会火,但重要的是得拍得好,而且得随着新一代影迷口味的变化实现表达的创新。
吴京的问题可能是他的角色形象与“爱国英雄”绑得太紧了,而且最近一段时间,《长津湖》之后,没有新的突出作品。吴京最近担任出品人,并客串了的电影《再见,坏蛋》上映失败,6天票房仅26.7万元,28日宣布撤档。这种情况实际在悄悄制造它在舆论场的脆弱。
作为演员,形象过度与“爱国英雄”绑定,戏路太窄是有风险的。其实,漫威的“美国队长”等表演者也都演过其他与英雄主义无关的角色,吴京如果让自己的演出形象多元化一些,而且能够出更多好作品,也许会对他更有利,也能够避免一些人将与电影无关的生活中的一些情绪冲着他释放。
即使出了当前的情况,老胡也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吴京又没犯什么错,被人翻出几句旧话,编几个小段子,热闹一阵也就过去了。吴京无疑是一个出色的电影人,当初拍《战狼》和《战狼2》,显示了他的目光敏锐。他正直壮年,仍有很多机会拍戏。如果他能够接下来拍出新的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来,舆论场的评论自会形成新的风向,大家仍然会喜欢他,形成对他新的追捧。
互联网舆论场很敏感,风向也飘忽不定。吴京演了几部爱国英雄主义电影,但他本人毕竟只是演员,不能与爱国英雄划等号。舆论场出于某种原因对他形成一轮不友好的声音,第一,那不能一概看成是冲着他表演的英雄形象去的;第二,对吴京个人的损害也只是一时的,他今后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摆脱当前这股舆论潮。他不妨大度些,无须把一些人的嘲讽看得太重。
演员嘛,被议论,被八卦,常有的事,吴京本人针对那些嘲讽目前未做任何自辩,我觉得这样挺好。一个人不会什么时候得到的都是掌声,一路顺顺当当的,这点小波澜,相信吴京扛得过去。
最后老胡想说,吴京的心理需要强大,我们网友们也需有达观,拿吴京玩玩梗也就算了,但在他没犯什么错的情况下如果搞过头,就不太公正了。
【4】@petriv
破坏两组北溪管道,乌克兰人总共去了7个,1个老船长,1个爆破砖家,1个联络员,4个潜水员。
其中最厉害的潜水员是女的,创造过潜水纪录。
在意大利被抓的这个是联络员。一个五十多岁的退役军官,他负责一路上的接应联络。应该是个特工,所以完事后别人回去了,他留在欧洲。因此被捉。
还有1个潜水员已经在顿巴斯前线阵亡。
这7个人租了条十五米的船,就出海干了票大的,北溪1号2号全报废。
【5】织女Vega
过度依赖政府信用和政策支持,可能让商业银行彻底走向“城投化”——要么零风险,要么系统性风险。
【6】Paul Graham:编程高手们将会利用 AI,抢走那些水平平平的程序员的饭碗。因此,我的建议是:除非你立志要成为高手,否则就别学计算机科学(CS)。
或许我应该更清楚地解释一下,我所说的“擅长编程”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说的“好”,指的是能高效地创造价值,而不只是技术熟练。所以,一个热衷于动手创造的人,要比一个技术合格但内心毫无热情的人,更无惧 AI 的挑战。
当然,最理想的人才,是那种既有创造热情,又技术精湛的人。但这两点其实并不相互独立,反而紧密相连。因为,不断地动手创造,正是通往技术精湛的最佳途径。
【7】子陵在听歌
这几天很多人问胃癌,胃癌是东亚国家尤其中国高发的癌症。我上学的时候,胃癌只有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直系亲属胃癌史。现在有10个独立危险因素,还有3个潜在独立危险因素。注意,这里的危险因素不是病因。
10个独立危险因素: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 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于非贲门胃癌。中国是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最普遍的国家,据估计有44%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2. 男性 — 即使控制暴露因素后,男性的发病风险仍约为女性的2倍。
3. 年龄 — 50-60岁后发病率显著升高。
4. 高盐饮食 — 独立于幽门螺杆菌,两者结合可产生协同效应。
5. 吸烟 — 风险呈暴露剂量依赖性,独立于酒精和幽门螺杆菌。
6. 胃癌家族史 — 即使调整了共同环境因素后,家族史仍然显著,提示存在遗传易感性。
7. 某些遗传综合征(例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中的CDH1突变、林奇综合征)。
8. 恶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胃炎 — 独立于幽门螺杆菌。
9. 肥胖和反流(贲门癌更常见) — 独立且不同于非贲门癌。
10. 酒精 — 其影响不如吸烟严重,但在某些酗酒人群中是独立的。
3个潜在危险独立因素:
• EB病毒感染 — 与约10%的病例相关,与幽门螺杆菌/饮食具有独立性。
• 职业暴露(例如煤炭、金属、橡胶行业),可见于不同职业人群。
• A型血 — 存在适度但一致的相关性。
【8】2025年8月的最后一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机构之一,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风暴的中心,是刚刚上任数周的女主任苏珊·莫纳雷斯。她被卫生部通过社交媒体单方面宣布“不再是CDC主任”,但本人却通过律师强硬回应:解雇无效,我拒绝离职。
一场顶尖科学机构的领导权之争,以如此公开和难堪的方式上演,震惊了所有人。但这并非简单的办公室政治,而是一场科学与政治的殊死搏斗。
导火索,是莫纳雷斯坚守的科学底线。她的上司,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是一位著名的反疫苗倡导者。自上任以来,肯尼迪就试图利用职权,从内部瓦解美国的疫苗推荐体系。而莫纳雷斯,这位肯尼迪曾盛赞其“科学资历无可挑剔”的专家,成了他推行议程的最大障碍。
肯尼迪的手段堪称“釜底抽薪”。他首先解散了CDC一个至关重要的专家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这个委员会由顶尖科学家组成,可以说是美国疫苗政策的“大脑”,负责基于最严谨的科学证据,向公众推荐应该接种哪些疫苗、何时接种。肯尼迪将这些专家悉数解雇,然后迅速换上了自己精心挑选、观点与他一致但专业资格备受质疑的“盟友”。
改造完“大脑”后,肯尼迪要求莫纳雷斯领导的CDC必须“听话”,全盘接受这个新委员会提出的疫苗限制建议。这些建议与现有的大量科学证据相悖,尤其针对新冠疫苗和儿童常规疫苗。莫纳雷斯拒绝了。她清楚,一旦CDC这个金字招牌为错误的建议背书,将会严重误导公众,甚至让美国倒退回许多传染病肆虐的“前疫苗时代”。
于是,冲突爆发了。在要求莫纳雷斯主动辞职被拒后,肯尼迪选择了公开罢免。
莫纳雷斯的遭遇,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消息传出后,CDC内部的三位顶级科学家——国家新发人畜共患病中心主任丹尼尔·杰尼根、首席医疗官黛布拉·霍里,以及国家免疫与呼吸疾病中心主任德米特里·达斯卡拉基斯,在同一天宣布集体辞职。
他们的辞职信,与其说是告别,不如说是捍卫科学的檄文。霍里写道:“CDC的科学永远不应被审查,或屈从于政治的干预。疫苗拯救生命,这是一个不容置疑、早已确立的科学事实。”达斯卡拉基斯则更尖锐地指出,卫生部长正在将CDC“当作工具,来制定不反映科学现实的政策”,并谴责其言论中“优生学式的论调”。
在他们离开CDC总部大楼时,数百名员工自发聚集,用长时间的鼓掌和欢呼为他们送行。这既是向坚守者的致敬,也是对现状无声的抗议。
CDC内部的“地震”迅速传导至外界。国会重量级议员伯尼·桑德斯怒斥肯尼迪的行为“鲁莽且危险”,要求立刻启动两党联合调查。另一位共和党参议员,比尔·卡西迪,也公开呼吁推迟被肯尼迪操控的新ACIP会议,并直言其“缺乏合法性”。包括美国医学会在内的多个权威卫生组织也纷纷发表声明,对CDC的动荡和美国公共卫生的未来表达了“深切忧虑”。
这场风暴至今仍在持续。它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科学堡垒,不仅会受到外部错误信息的攻击,也可能从权力核心内部开始瓦解。当决策不再基于证据和事实,而是基于某个人的偏见与议程时,公共卫生体系的根基便会动摇。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这场远在美国的机构动荡并非事不关己的“戏码”。它意味着,那个曾经在疫情中为你我提供关键指引的权威声音,正在变得嘶哑和不可信。科学的防线一旦出现裂痕,最终的代价,将由整个社会来承担。
~~~~~~
图为8月28日,辞职的美国CDC国家免疫与呼吸疾病中心主任德米特里·达斯卡拉基斯在CDC总部外的欢送活动中拥抱一名支持者。图源:Dustin Chambers
信源:Beth Mole 发在 ArsTechnica 上的报道
【9】@风吹啤酒沫
还有人以为基建狂魔光靠维护基建就能形成经济
增长点,于是网友给他科普了一个“浴盆曲线”:
感谢来源:喷嚏网
赞(7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30 17:21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9-01 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