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lue_at_Risk:现在的 A 股大概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以为他不行了,结果他还行;你以为他行了,结果也没那么行。
冲击(不行)- 拉回(行)- 再冲击(不行)- 再拉回(行)这一过程已经反反复复几次了,谁都不知道狼会不会真的来了…
@捕风的 vivian2003: 我们没有保养房子的概念。房东没有另外花大钱保养物业以保值的思想准备,低费率条件下物业没有长期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和制度,都 是省钱的套路。所以就算个别楼盘收费到位,没有人才和体系,服务也不可能达到香港和新加坡的水准。建立一个合适的制度体系很难的,存量太过庞大。
@VivianGardenerII:泡泡玛特直播事件表明,因为中国品牌能力还不够好,很多人对品牌溢价能力完全没有概念,这也让中国品牌在舆论压力下很难获得品牌定价和品牌溢价能力,也限制了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以及给付员工报酬的能力。这是个恶性循环。
@寝取的史官:冷知识,预期寿命是指当年出生的人预期能活到几岁
2024 年的预期寿命 79 岁是指 2024 年出生的人预期能活到 79 岁
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预期寿命是不一样的
2014 年是 76 岁
2004 年是 73 岁
1994 年是 69 岁
1984 年是 66 岁
@翼尖小翅:我一贯的观察,在涉及别人的事情时价值观至上的 ID,在涉及自身的事情时,马上就切换成实用主义至上了,非常丝滑。
@陈如是说:还是成本主义好,稳定。“需要多少钱?”“谁来出?”“出得起不?” 问完,整个人都清醒了
@子午侠士:如今的网络舆论场,越极端,越受追捧,越有流量,然后,在流量的刺激下,更加极端。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荒谬 - 西西弗斯:年纪稍长一点,越来越觉得生命力旺盛是非常稀缺的特质。很多人聪明人可能输一次就一蹶不振了,但生命力旺盛的人,哪怕输了很多次,一样能支棱起来,弄成一摊事情。
@楚团长聊聊天:好朋友工作上遇到个大 bug,整个团队焦头烂额了好久,晚上群里又聊到这档子破事,他的沮丧溢于微信的聊天框。小群里七嘴八舌的说了一些破主意,越说越觉得难搞。我就想劝劝:“打份工啦,别太在意,混一混算了”。朋友正色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一下子有点愕然,想起网上流传的那句:法家锁喉儒家捏肋。好像只有我们这代人,还相信这些东西。
@风中的厂长:今年的电商是真的很难,我接触下来,绝大多数卖家都说难,有少数增长的,主要是去年刚做,体量比较小,0-1 那种。而往年有一定体量的,今年能维持住已经不错了。以前大家发展都很快,而今后可能慢节奏是常态。这个时候降低预期,散散心,放松一下,读读书,压力大的,主动缩小规模,也是好事。
赞(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