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这个社会,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本頁主題: 这个社会,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哇达西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754
威望:431 點
金錢:17249 USD
貢獻:1 點
註冊:2025-07-26

这个社会,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语言即世界,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终结传统哲学的所有难题一句话,让人惊叹不已。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人们通过语言来描述和理解世界,语言规则决定了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
即便世界是固定形态,在语言的表述下也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甚至慢慢改变人的认知和思维。正如没有工作的人,如果说失业,给人的感觉就有点悲观;如果说待就业群体,就有种信心满满的感觉。
人们仿佛活在一个巨大的“修辞社会”里。台上宣讲的、文件里印着的、口中流传的,是一套光鲜、正确、逻辑自洽的语言体系;而真正支配现实运作的,往往是另一套隐秘的、未曾明言却人人心领神会的“潜规则”代码。
这种普遍的“言行不一”,并非简单的道德滑坡,而是成了社会肌体一种功能性的病症,它侵蚀着信任的基石,并将每个个体卷入一场疲惫的“双重生活”,总是在试探或怀疑对方的真假,是否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比如在爱情里,渣男渣女总是信誓旦旦感人肺腑地说着自己会忠贞不渝,即使海枯石烂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誓言,可转头就与别人打得火热,说过的话早就忘得一干二净。语言表述着世界,但并非就是真实的世界。
所以很多人在台上、在人前、在明处说得冠冕堂皇,但没有人会当真,不仅他自己不相信,就连听的人也不相信。虽然说的都是假的,但美丽的语言总是容易让人自我感动。毕竟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最感动人。
许多人之所以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根本原因就是语言的修辞,让他有利可图。正如维特根斯坦说的,“如果谎言对我有利,那我为什么还要说真话?”既然虚假能带来好处,那真实的存在就是阻碍。
这就形成了,用语言的去“装饰”外表,满足形式上的美好与正确性,而不是指导去实践或展示真实的存在。于是,语言和现实脱节,承诺变得轻飘飘,最终导致“讲的人不相信,听的人也不相信”的荒诞局面。
讲的人在那里胡说八道,听的人也听之任之,因为他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做的那一套与讲的那一套大相径庭,在说和做的潜规则里,关乎着人情世故、灰色地带的操作,自我利益的保护和形式主义的阳奉阴违。
正如企业的管理者,在主席台可以大放厥词地说保证公司的稳定发展,让每个员工都有工作,实际做的却是裁员降本,但股东及管理层分红却不见少。即便是负增长也会被他说成是成长,他的利益不会少一分。
为什么渣男渣女喜欢发誓,为什么台上的人喜欢谈愿景?因为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总是显得完美,让人感动,让人有期盼。它如同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无需在粗糙的现实中接受检验,满足了人们深层心理渴求。
如同听一段台上慷慨激昂的讲话,在短暂的沉浸中获得情感慰籍,散场后便回归现实,彼此心照不宣。只是,散场后的总结和宣讲,会让人犹如打了鸡血般自欺欺人以为那是真的,收获利益中得到自我满足。
听的人其实很明白,台上说与台下做之间的相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这种言行不一的系统性割裂的代价是巨大的。它制造了普遍的社会信任危机,让人们变得犬儒,让真诚的努力显得可笑。
要打破这一循环,需要从宏观到微观的共同努力。宏观层面,奖励“言行一致”,让弄虚作假的人付出代价,逐步压缩潜规则的生存空间,让“说的”和“做的”能逐渐对齐。没有潜规则的土壤,双面人就不能生存。
个体层面鼓励“坦诚沟通”和践行“微观真实”的勇气,谈论困境、承诺不足、勇于挑战,这比一味强调完美口号更能激发解决问题的智慧。没有了虚假,一个个微小的、真实的行动,都会带来系统的进步。
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真实生活的困境、妥协与无奈。这种割裂会逐渐侵蚀生存空间,激起人们的反抗。当不可能实现的动人诺言被厌倦时,一切就不可避免。虽然行动很坚难,但迈出步子总会前进。







防水图

















赞(3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09 20:5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10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