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学生拒报清北老师解散群聊”后续,同学曝更多隐情,果然不简单
本頁主題: “学生拒报清北老师解散群聊”后续,同学曝更多隐情,果然不简单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黄主任的小秘


級別:俠客 ( 9 )
發帖:328
威望:101 點
金錢:10871 USD
貢獻:400 點
註冊:2023-05-23

“学生拒报清北老师解散群聊”后续,同学曝更多隐情,果然不简单

“学生拒报清北老师解散群聊”后续,同学曝更多隐情,果然不简单我从教三十年,看过多少花样百出的高考故事,却还是被江西瑞昌这事儿惊着了。三个高分学生没填清北,班主任一怒之下解散群聊,事情曝光后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有人骂学生忘恩负义,有人说老师功利自私,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听我一位在瑞昌当老师的朋友说,这事儿背后藏着比网上传的更复杂的内情。
这个“清北冲刺班”可不是普通的尖子班,而是学校砸了真金白银打造的“摇钱树” 。三年前,学校专门把初中成绩最拔尖的孩子集中起来,签了那份协议,许诺特殊待遇——最好的师资、最小的班额、最新的教材,甚至连晚自习的零食都管够。条件只有一个:分数够了,必须报清北。
为啥学校这么“大方”?我那朋友苦笑着告诉我:“你是不知道,咱们这地方, 一个清北生值多少钱 。教育局每年拨款、学校评级、招生名额,全看这个。校长办公室墙上挂着’清北上线一人奖20万’的红纸,漆老师天天看着那张纸熬红了眼睛。”
漆老师那句“三年心血喂了狗”,听着刺耳,可想想她的处境——三年没休过一个周末,凌晨三点的教室里只有她和学生的身影,保温杯里的茶水都结了垢。 她付出这些,一半是职业责任,一半也是为了那份奖金 。在县城,二十万够付一套小房子的首付了。现在功亏一篑,她能不心塞吗?

可我更理解那三个孩子。记得前几天,一位家长给我发了张照片,是陈阳同学记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全是各大学各专业的就业率、起薪、发展前景分析。最打动我的是角落里一行小字:“ 我的人生不是用来完成别人期望的 。”
这些孩子,哪是什么白眼狼?他们只是比我们那代人更明白自己要什么。他们查阅数据、分析行业前景,最后选了复旦的人工智能、华科的临床医学,而不是清北的冷门专业。
有网友扒出来,去年他们学校就有个学生放弃清北选了浙大人工智能,如今已拿到大厂offer,年薪比清北某些专业毕业生高出一大截。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差正在消失,孩子们比我们看得更远 。
清北真的是唯一出路吗?我有个学生,当年高考差一分上清华,最后去了上交大计算机,现在在硅谷工作。而他的同学,考进了清华的冷门专业,毕业后却在二线城市找工作碰了一鼻子灰。 名校光环哪有专业选择来得实在 ?

这事的荒谬之处在于,教育部早就明令禁止中学与学生签订此类协议,禁止干预学生志愿填报。可现实中, 很多学校仍在用各种方式绑架学生的选择权 。我们口口声声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转头却用行政手段和利益诱惑把他们往固定模式里塞。
学校后来确实道歉了,说是老师一时情绪失控。可我那朋友告诉我,事发后校方紧急撤下了墙上的“清北录取奖励细则”,删除了相关文件,这才是真相。
站在我这个老教师的角度看, 协议本身就是违规的,孩子有权不认 。就像你给孩子签了个“必须嫁豪门”的合同,等孩子长大了说不认,你能告她违约吗?
更深层次看,这事折射出的是我们教育评价体系的畸形。地方政府靠“清北人数”评价学校,学校靠“清北人数”评价老师,老师靠“清北人数”拿奖金。 这条扭曲的链条上,唯独缺了学生自己的选择 。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培养符合标准的“产品”,还是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如果我们真心想为孩子好,就该教会他们独立思考,支持他们做自己的选择,哪怕这选择与我们的期待有出入。
看到那些选择复旦、华科的孩子,我反而松了口气。 他们没被“清北情结”绑架,敢于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恰恰是教育最成功的地方 。
作为老师,我想对漆老师说:别难过,你教出了敢于做自己的学生,这比教出循规蹈矩的清北生更了不起。你的心血没白费,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走出更适合自己的路。
最好的教育,不是送孩子去最好的学校,而是帮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



赞(17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14 09:2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7-16 21:30